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加大力度吸引跨国公司,通过发展总部企业释放经济活力,广州作为珠三角经济领头羊,在总部经济上表现如何?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权威部门了解到,《发展壮大广州市总部经济的调研报告》出炉,提出将从六大抓手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力争到2015年总部企业达到400家左右,中心城区总部经济功能不断强化,外围城区专业性总部集聚区陆续形成,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到2020年,建设成为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高度集中的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据介绍,广州将通过内外源并重,引进与培育并举,推动广州总部企业数量增加、结构优化,总部经济规模效应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现状
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全国第三
总部经济通常指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含地区总部、职能型总部)在区域中心或中心城市高度集聚,并通过调度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对周边甚至全球产生强烈辐射效应的经济形态。
由于总部经济在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及集聚高端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在提升区域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总部经济已成为各地争先发展的“香饽饽”。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广州市共认定总部企业276家。据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2-2013)》中,2013年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列全国第4位。而根据北京市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4》报告指出,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三位,稳居总部经济发展第一能级城市范围内。
“广州具有人才供给、国际化环境、文化的包容性、区域配套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以及相对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及其配套体系等优势,成为中国总部企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报告指出,广州总部经济在税收贡献和规模效应上都表现突出。据统计,276家总部企业纳入市、区库纳税金额为72.2亿元(地税口径统计),环比增长12.79%,占广州市地税组织的市区库税收收入12.7%,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总部企业亦带动了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产生连锁投资效应和产业乘数效应。276家总部企业2012年度总资产45606亿元,同比增长10.5%,营业收入总额18636亿元,同比增长7.5%。
瓶颈
“航母企业”数量低于京沪
总部经济作为推动广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其他城市相比,尚存在哪些不足?
报告将广州总部经济各项指标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指出广州“航母企业”和总部经济水平有待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强。2013年,广州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仅2家,低于北京(48家)、上海(7家)和深圳(4家)。位于广州地区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56家)也远远落后于北京(127家)、上海(403家)。
另外,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广州仅6家,且尚无千亿级特大型民营企业。同年,广州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企业(不含央企及省属国企驻穗企业)36家,占全省155家的22%,但500亿—1000亿元企业和1000亿元以上企业仅各有1家,距离建设“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与全国一线城市比较,广州在总部营商环境、高端人才吸引力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同时,在珠三角层面,广州面临香港、深圳的直接竞争,佛山、珠海、东莞等城市的迅速崛起也正对广州总部经济功能产生一定的分化作用。
从产业发展特征看,世界城市的产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高科技、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如纽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不仅聚集了花旗集团、汇丰、摩根大通等金融企业总部,还聚集了微软、谷歌、甲骨文、时代华纳等一批文化创意类、高科技类的大企业、大集团。北京聚集了工农中建交等一大批银行总部。而广州的高新技术、文化创意、金融企业总部不多。
规划
建立重点企业数据库
“一企一策”引进总部
广州在发展总部经济方面有何计划?官方调研报告透露出了广州未来发展总部经济的宏观思路。
“到2015年,总部企业达到400家左右;2020年,建设成为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高度集中的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报告透露,下一步,广州将重点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的企业总部,并突出六大领域:
一是抓总部经济政策制定,进一步完善广州总部经济政策体系。目前,广州已出台了《广州市总部经济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等,下一步还将着力细化功能区政策、引进高端人才过程中的户籍、子女入学、个人所得税、出入境便利等政策。
二是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建立世界500强企业和重点领军企业数据库。锁定国内外特别是周边省市大型优质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着力引进总部企业以及研发、营销、财务等职能型总部。
三是培育一批本地优势产业企业总部。利用广州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利时机,重点培育体现广州产业优势的企业集团。组建广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支持国有企业和老字号企业兼并重组,鼓励民营企业参股、控股国有企业,打造“企业航母”。
四是壮大一批现有企业总部。突出广州服务特色,推行政府部门与总部企业对口联系服务制度,解决总部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五是建立健全发展总部经济的组织领导体系,共同研究制定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相关政策。
六是提高政府服务总部企业的效率,借鉴世界城市经验,提升对国内外高端企业总部的服务能力。比如,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如设立“总部企业绿色通道”和总部企业“税收大户直通车”,在审批、税收、土地等方面为总部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最新消息
广州总部企业再添52家
记者获悉,《广州市2014年度新认定总部企业名单》近日新鲜出炉,其中包括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广州市久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52家企业。
这52家企业中,计算机及互联网企业9家,金融投资企业6家,能源环保企业4家,文化传播及动漫游戏企业4家,汽车制造业2家,地产开发2家。其中,11家为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广州市政府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实施意见》,这些企业在办理工商、税务注册登记和年检等事项时可享受绿色通道,并将在经营、办公用地、融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获得奖励或政策支持。
同时,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有关单位加快建设高层次的总部经济载体,完善总部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和专业服务支撑体系,打造适宜总部经济发展的营商、人文和居住环境。
(来源:2014年8月20日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