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default/images/logo.jpg)
今年1~9月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76.61亿元 增长8.5%
从一季报的7.4%到半年报的8.3%,再到三季报的8.5%,广州经济增速呈逐季回升之势。本报记者昨日获悉,今年1~9月,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76.61亿元,增长8.5%,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1.6个、 0.2个和18.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稳中趋升。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GDP增速8.5%
同大环境比,高于全国的7.4%、全省的7.6%;纵向比,高于一季度的7.4%、上半年的8.3%;横向比,比京(7.3%)、沪(7%)高,比津(10%)、渝(10.8%)低,与深圳持平。目前这个增长速度,既受全国增速换挡进入新常态的影响,也是广州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CPI上涨2.4%
1~9月,CPI上涨2.4%,涨幅与上半年持平,9月单月上涨2%。通胀压力基本解除,但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食品类(4.9%)、家政服务类(9%)等项目价格上涨较快。
财政总收入增长11.1%
1~9月,来源于广州地区财政总收入为3633亿元,增长11.1%,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反映经济发展质量仍然较好。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910.07亿元,增长8%(可比口径增长12.2%)。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分别增长13%、22.8%和16.5%。
新增就业21.9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21.9万人,用9个月完成年度任务的109.6%,11.7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7%,明显低于预期目标。应届广州生源毕业生就业率为83.5%。求人倍率1.36,高于去年同期的1.22,反映可接受就业的岗位相对增多,其中制造业、贸易、批发和零售业对用工需求较为旺盛。
三驾马车平稳并进 投资增长14.2%
1~9月,固定资产投资3096.31亿元,增长14.2%。国有投资增长18.6%,是2011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速;在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推动下,民间投资完成1182.1亿元,增长18.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平缓,实际利用外资42.98亿美元,增长6.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4个百分点。136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78.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1%。
消费增长12.5%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742.64亿元,增长12.5%,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总额增速约是北京、上海的1.5倍。新兴消费快速增长,智能手机等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3.1%。线上消费发展迅猛,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54.9%。
出口增长19.5%
外贸增长快速回升,1~9月商品进出口总值为978.8亿美元,增长13%,比上半年提高8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增长3.3%,全省下降6%。出口538亿美元,增长19.5%。贸易新业态增长迅速。以保税贸易、租赁贸易、旅游购物商品出口为主的其他贸易方式增长1倍以上,是拉动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
结构调整稳中提质 服务业贡献率70%
近10年,广州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7%,排六大城市首位。1~9月,服务业增加值为7743.56亿元,增长9.2%,占GDP比重64.7%,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70%,拉动经济增长约6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可超过1万亿元,占比可超过65%。
新认定总部企业52家
总部经济态势良好,新认定总部企业52家,总数已达328家。一批新的总部项目将于年内陆续落户广州。
金融业增长9.5%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至9月底,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8%和11.2%,均保持在较好水平。第三届金交会产融对接项目签约1868亿元,国际金融城成功出让两批共7宗土地,平安集团等5家金融机构确认进驻。民间金融街进驻机构130家。但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7.4%,离金融中心的基本标准(10%)还有不小差距。
工业用电量增长5.9%
1~9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23.37亿元,增长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三大支柱产业产值为6314.11亿元,增长11.9%。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660.4亿元,增长13.6%,亏损面同比下降1.4%。全社会用电量增长8.5%,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5.9%,同比分别提高7.1个和4.8个百分点。9月份广州PMI指数为51.8,连续7个月居于50的荣枯线以上,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均创今年新高,预示制造业仍有一定活跃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
预计1~9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1200亿元,增长12%,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3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内企业生产总规模超过3300亿元,基础设施完成投资超过3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300亿元。40亿元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基本下达完成,拉动社会投入155亿元。软件业务收入为1344亿元,增长17%。移动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移动互联网营业收入增长109.3%。设立首家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广州唯品会小额贷款公司。
单位GDP能耗下降3.8%
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8%左右,优于年度预期目标(下降3.5%),预计各排放指标可以完成年度目标。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77.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改革创新助推发力公布4975项行政权力清单
完成第三阶段职权清理工作,向社会公布了4975项行政权力清单,“综合受理、集中审批”行政审批改革在荔湾区试点成功,并逐步在全市推广。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开展外商投资在线办理审批业务。落实关检“三个一”通关改革试点和海关监管先行先试政策。进一步完善全市项目库数据化平台,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为企业减负9.7亿元
继续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减免,1~9月收费总额下降14.8%,为企业减负9.7亿元,仅堤围费就减负6.8亿元。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铺开,1~9月新设立商事主体和新增注册资本金分别增长29%和113%。推进国资战略布局调整,将65户直接监管企业整合成32户,谋划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广州超算3次登顶
1~9月,发明专利申请量9800件,增长15.5%;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3300件,至9月底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8100多件。初步建立校地协同创新联盟,已组建了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11个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超过200家。“天河二号”一期3次登顶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榜首,累计用户超过100多家,应用覆盖生命科学、大气科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