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助力广州商业再升级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6日

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14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 广州蝉联第一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广州

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11年发布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广州以均衡实力蝉联冠军,这是广州自2010年以来第四次夺魁。

广州凭什么能战胜其他强劲对手成为最佳商业城市“领头羊”,并蝉联多年?外界再一次聚焦广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为广州持续不衰的商业活力和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而折服。

广州日报记者全杰

千年商都

商业底蕴浓厚 地缘优势明显

对于这次广州市能以蝉联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冠军,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认为,广州胜在实力够均衡,而且后劲足。广州商业基础好,实力平均,不急进,所以能领先于全国。“广州现在拥有优越的交通基础,多条高铁汇聚广州,加上生产基地产业基础好,地理临近港澳,这些都是大陆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认为,广州有着“千年商都”的美誉,商业底蕴浓厚,因此广州商业有着向前进取的实力。而在当前互联网的冲击下,广州商业环境也在变化着,这也要求商业实体适应新形势,调整经营策略,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升级换代。

“广州商业从来不乏创新力。”彭澎说,就像广州的餐饮,无论在什么经济形势下,都能迅速调整适应市场。“广州许多龙头商业实体现在也在求变,像广州友谊、广百百货等大型商场,也在积极应对电商冲击,推出线上商店和服务,实现了转型升级。”

近几年,广州系列重大项目的陆续建成落地,为广州发展创造新机遇,在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创新与创业正扮演重要角色,一批又一批创新企业正在冒起,一个又一个创新项目正在大展拳脚,让广州商业高歌猛进。

创新驱动

释放改革红利 激发企业活力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已全面启动开发建设,或将成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和广东金融强省的形象代表,即广州的“华尔街”。而未来广东自贸区建设也将为广州发展创造新机遇,尤其是为服务业对外开放、金融领域的突破上创造可能性。

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从零开始”在广州不再是梦想,而是成为现实——今年1月1日起,广州市全面铺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宽进严管”市场准入制度,为中小企业注册开出一系列“松绑”政策。同时,广州出台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1+9”政策文件,优化投资环境,试点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进“两建”工作,完善“营改增”配套措施,减轻企业负担。

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一奖两会”企业创新与城市发展论坛上表示,广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企业创新推动和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广州将在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激发创新活力。一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二是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三是优化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四是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

广州在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高居榜首,足以证明广州在提升城市活力方面作出的努力正生根结果。

路通财通

通达交通网络 门户地位凸显

站在南沙港码头的岸边,眼前尽是整齐排列的集装箱以及停泊在岸边的巨型轮船。每天在这里交接的货物不计其数,一艘艘巨型轮船和一个个集装箱将广州商业发展与全球经济联系起来。

据了解,南沙港区投产十年,南沙港区货物吞吐量从2004年的400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2.05亿吨,集装箱量从2004年的26万标准箱增长到2013年的1036.33万标准箱,平均每年超过100%的增长。在这里,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码头正揭开神秘面纱,力争于2015年年底全部泊位投产。届时,广州市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步伐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南沙港仅是广州货运物流繁荣的一个缩影。在福布斯中文版使用反映城市商业活动及决定未来发展所需要素的指标体系中,广州在货运和客运方面优势明显,两大指数均位列第一。

在国际上,凡是商业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利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公共交通配套,这让商业经济发展如虎添翼。黄文杰说:“路通则财通,广州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经济优势,齐备空港、海港、陆港(铁路、公路枢纽)等货运物流基建设施,‘门户’地位愈显突出。”

福布斯中文版使用人才指数、城市规模指数、消费力指数、客运指数、货运指数、经营成本指数、私营经济活力指数、创新指数八项指标,综合分析中国大陆城市的商业环境及发展潜力。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41226/3389.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