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default/images/logo.jpg)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8日通过决定,划定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及上海自贸区扩展区域四至范围。其中广东自贸区广州南沙片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分成了七个区块,最大15平方公里,最小3平方公里,其中涉及港口、交通、保税物流和加工的区块面积占比过半。这是否分得太“碎”?对此,有知悉广东自贸区申报过程的政府人士表示,这七个区块功能规划各有侧重,同时没有“围网”,区块可以带动周边更大范围区域的发展。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决定,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116 .2平方公里,其中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占了60平方公里(含广州南沙保税港区7.06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8 .2平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28平方公里。南沙新区片区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片区。
南沙片区共分为七个区块:包括海港区块、明珠湾起步区区块、南沙枢纽区块、庆盛枢纽区块、南沙湾区块、蕉门河中心区区块、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10平方公里等。
据悉,两年多前设立的南沙新区陆地面积为585平方公里,此次纳入广东自贸区的面积占整个新区的十分之一强,比去年5月南沙最初提出申报选址时的24.5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大了一倍多。
区块分析
凸显港口、交通、保税物流和加工
目前,国家层面暂未公布广东自贸区的具体定位、规划和改革试验任务,但从南沙片区的七个区块的面积分布似乎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海港区面积占了四分之一
南沙片区所划分的七个区块中,海港区块有15平方公里,占了四分之一,是最大的一个区块。该区块范围包括了龙穴岛中南部和小虎岛,同时也是南沙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之一,有已建成投产的南沙港一期、二期,正在建设中的三期、规划中的四期,以及粮食码头、南沙汽车滚装船码头、小虎石化码头和一批船舶制造产业等。
交通枢纽区块面积占了三分之一
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发展思路,也在区块划分中凸显出来。七个区块中,以南沙、庆盛两大交通枢纽为核心,分别划出了10平方公里的南沙枢纽区块和8平方公里的庆盛枢纽区块,这两个区块面积相加接近整个南沙片区的三分之一。从南沙新区既有的规划看,庆盛枢纽主要通过轨道交通连接香港、深圳和广州市区,通过高速公路连接珠江两岸,以此带动高端服务业合作区发展;而南沙枢纽则通过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地铁、高速公路汇聚,形成珠江湾区的交通枢纽。
保税物流、加工制造业也受“器重”
在海港区块内有南沙保税港区港口区和物流区,在南沙枢纽旁边则有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显然保税物流、加工制造业在南沙片区内也颇受“器重”。
蕉门河中心区区块面积最小
在七个片区中,面积最小为3平方公里的蕉门河中心区区块,按照南沙新区既有的规划,这里重点打造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为明珠湾区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焦点
60平方公里切成七块,是否“碎片化”?
政府人士称各区块定位规划不一样,对于面积较大的南沙更有利
60平方公里的南沙片区划分为了七个区块,有人提出疑问,是不是分得太“碎”了?对此,有政府人士表示,七个片区功能规划各有侧重,同时有利于带动周边更大范围区域的发展。
政府人士:区块分布广有利带动周边更大范围发展
有知晓广东自贸区申报过程的政府人士表示,从七个区块的分布看,其实各自的定位规划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侧重港口、保税物流加工,有的侧重金融、总部经济,有的侧重与主城区和珠三角其他地区的交通连接,有的侧重城市服务功能等,“功能基本齐全,这对面积较大的南沙来说是有利的。”
“你去看看上海自贸区,除了部分保税区域之外,很多地方是没有围网的,这说明什么?”该人士表示,南沙自贸区把片区分布得广一些,有利于带动周边更大范围区域的发展,“四至范围划定了,但产业发展是没有边界的,只要你能够发展起来,谁也不会去限制你。”
专家分析:如此划分有现实需要 分工清晰有助招商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表示,南沙自贸区分成这几块其实是给每块都做了较清晰的定位,做了一些功能区分。如庆盛枢纽可能做健康产业,万顷沙是保税港加工制造业,龙穴岛是发展国际航运,明珠湾的9平方公里要带动整个明珠湾起步区的发展。
“功能区域分工比较清晰,会比较好操作。”林江认为,如此划分自贸区是有现实需要,在产业对接方面会更加明确,也有利于招商引资。
“我最想知道南沙跟前海、横琴如何错位。”林江说道,南沙内部的功能定位分得已经很细了,跟前海、横琴这两个自贸区也要做好细致的功能分类。
省体改研究会会长周林生说,分成这几块较“碎片化”,位置划得这么具体也有一些产业和利益的考量。如庆盛枢纽是连接香港、深圳最便捷的地方,又可直通中国北方各大城市,把这里划成自贸区利于发挥免税优势。
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四至范围
(共60平方公里,含广州南沙保税港区7.06平方公里)
海港区块15平方公里
海港区块一,龙穴岛作业区13平方公里,东至虎门水道,南至南沙港三期南延线,西至龙穴南水道,北至南沙港一期北延线(其中南沙保税港区港口区和物流区面积5.7平方公里)。
海港区块二,沙仔岛作业区2平方公里。
明珠湾起步区区块9平方公里
东至环市大道,南至下横沥水道,西至灵山岛灵新大道及横沥岛凤凰大道,北至京珠高速,不包括蕉门河水道和上横沥水道水域。
南沙枢纽区块10平方公里
东至龙穴南水道,南至深茂通道,西至灵新大道,北至三镇大道。
庆盛枢纽区块8平方公里
东至小虎沥水道,南至广深港客运专线,西至京珠高速,北至沙湾水道。
南沙湾区块5平方公里
东至虎门水道,南至蕉门水道,西至黄山鲁山界,北至虎门大桥,不包括大角山山体。
蕉门河中心区区块3平方公里
东至金隆路,南至双山大道,西至凤凰大道,北至私言滘。
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10平方公里
东至龙穴南水道,南至万顷沙十一涌,西至灵新公路,北至万顷沙八涌(其中南沙保税港区加工区面积1.36平方公里)。
新政策
自贸区内12项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南都讯记者吴璇实习生吴佳妤 据新华社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8日通过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及上海自贸区扩展区域内暂时调整行政审批目录,涉及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设立、经营期限等方面的12项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暂时调整的行政审批目录涉及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审批目录。但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除外。上述行政审批的调整在三年内试行,对实践证明可行的,修改完善有关法律;对实践证明不宜调整的,恢复施行有关法律规定。
对于12项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表示,由于自贸区属于“境内关外”,所以此前在关内适用的外资企业注册登记、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就不太适应了,因而要调整为与关外身份相适应的法律。
他认为,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实际上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新方向,而在自贸区首先实施的意义就是通过自贸区的实践,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包括在外资进入、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一些好的经验,“这些经验也可以倒逼监管制度、服务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一位常常办理外资进入中国业务的广州律师表示,12项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将大大提高办事效率,对于政府和外资企业双方都有利。在审批制下,“拖上几个月的现象很普遍”,有时拖得太久还得去“找人”,“改为备案管理后,我们就可以先干事再补资料,将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
哪些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1.外资企业设立审批
2.外资企业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审批
3.外资企业经营期限审批
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立审批
5.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延长合营期限审批
6.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解散审批
7.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设立审批
8.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重大变更审批
9.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转让合作企业合同权利、义务审批
10.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委托他人经营管理审批
11.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延长合作期限审批
12.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设立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