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区域发展新平台 广州引领开放融合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0日

“广佛肇清云五市同煲同捞,联手在自贸区内建合作区,对于税收、产值等,兄弟之间好商量。”在前日结束的广佛肇经济圈市长联席会议上,广州市市长陈建华抛出这样一个大胆设想,赢得各市强烈反响。9日,这一提议迅速发酵,在各地持续引起关注。

记者观察发现,自广州市委全会、广州市“两会”以来,强化省会意识、发挥省会作用正在成为广州未来发展的自觉行动,广州联手周边城市不断发力,接连提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新平台。

专家表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海上丝路、陆上丝路、空中丝路的枢纽,广州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要发挥引领者的作用,不仅仅在传统的经贸领域,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等领域也要发挥引领作用。

现象▶▶

广州舞龙头区域发展迈入新阶段

广东宝丽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中平一早起来,看到广州与佛山在广佛肇联席会上签署《广佛两市轨道交通衔接工作备忘录》的消息,十分兴奋。广州地铁七号线有望开出广州,首次延伸到佛山顺德,在顺德北滘与佛山地铁三号线实现“零换乘”。

叶中平马上发了一条微博:“这个世界,有时真快!周六还在民间讨论,周日就成政府决定了的事实。”几年前,作为顺德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的叶中平在网上发起投票,67%的网友力挺顺德地铁连接广州。

广州地铁七号线直通顺德北滘,背后是强化省会意识、发挥省会作用的广州自觉。自广州市委全会、广州市“两会”以来,广州联手周边城市不断发力,已然成为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气象。

在广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强调,要进一步增强省会意识,牢固树立服务他人就是服务自己、服务周边就是服务广州的理念,深入推进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积极构建“广佛肇和清远、云浮”大都市圈。

话音刚落,在广佛肇联席会上,广佛肇清云五市的“城市联盟”宣告成立。

广州集聚发展、聚合发展的平台建设并不仅仅止步于此,透过纵横南中国的高铁线,广州看得更远。在广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到“泛珠三角合作”。陈建华表示,广州今年要推进华南新业态总部基地建设,发展泛珠总部经济区。

去年底,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市长论坛透露出重磅消息——泛珠三角区域九省会城市将联手在广州南站商务区打造区域合作的范本。该示范区将发挥省会城市的集聚、扩散和示范功能,成为带动泛珠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火车头。这一设想同样引来了诸多泛珠省会城市市长“点赞”。

从广佛肇清云五市联手打造自贸区合作区,到泛珠三角区域九省会城市合作示范区,广州的谋篇布局渐次清晰。“龙头舞起来,龙身才能摆起来。”专家表示,这一系列动作背后体现了广州的胸怀,更将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说,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相邻的江苏、浙江等相关地区的快速发展,其周边各个主要城市也主动和上海接轨、协调,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长三角”在上海的带动下,产业蓬勃发展。

胡刚说,广州要发挥省会城市意识,首先是产业层次上要错开,广州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周边城市重点发展制造业,广州不与周边城市争项目。其次是城市之间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特别是交通实现一体化;再次是共同加强环境治理,成立相应协调机构。

机制▶▶

3+2大于5改革破题带动区域发展

作为省会龙头的广州,更重要的是输出更多的改革创新经验,带动周边的城市一起优化发展、加快发展。在广佛肇市长联席会上,有地市领导直言,希望能够在交流中学到更多的发展经验。

陈建华马上推销广州“三规合一”的改革经验。广州消除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存在的29.4万块建设用地差异图斑,“一张图统筹城乡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既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继续推进广佛肇三市内部协作,也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联合清远、云浮,推动五市合作迈上新台阶。”陈建华说。

沿着改革创新的思路,两大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正在浮出水面:

——广佛肇清云五市联手在自贸区内建合作区,这一大胆的设想引来诸多专家的关注。可以试想,一个聚合着五市优势资源的合作区域,将迸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广佛两地将积极探索广佛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探讨研究由广佛两市共同出资组建广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股份公司,统筹广佛两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

以市场、以改革推进新一轮的融合,正是广州牵手佛山、肇庆、清远、云浮托起大都市圈背后更深远的考量。

在中山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林江等专家看来,形成一个大开放、大融合、大分工、大协作的新经济生态系统,利用市场的力量撬动区域的发展,这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关键一步。“当各种要素在新的点上集聚,而聚集度越高、辐射范围越大,越有利于带动整个区域进一步升级和发展。”

观察人士称,广州敞开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发展的大门,正是期待以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辐射更广袤的制造业腹地和欠发达地区,一手转型升级,一手协调发展。

除了开门迎客,广州还主动走出去。上月底,南沙区经贸部门的代表走进顺德区工商联会议会场,专门就即将开通的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进行了政策推介,这是南沙自贸区首场对外的推介会。

 “未来将不再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广州市南沙区工商联书记曾月华动员顺德企业到南沙自贸区投资。“自贸区是制度创新的高地,通关、融资、投资等都将更便利,企业发展空间更大。”

广佛同城1+1大于2的效应已经逐步凸显,广佛肇清云结盟3+2大于5,值得期待。

格局▶▶

新一轮开放广州可当引领者

区域经济风起云涌。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广东自贸区获批,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出炉,一个开放融合的大时代势不可挡。

冬日的阳光下,站在南沙港码头远眺,全球港口最高的吊架开动,巨大的集装箱被缓缓送到靠岸的巨轮上。广州港副总经理陈万雄说,随着马士基、中远、中海、地中海等世界前20大班轮公司的战略性进驻,南沙港区已开通了60条国内外班轮航线和29条驳船“穿梭巴士”航线。“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是南沙港区重点发力点,这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谋而合。”

佛山粤鑫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鑫认为,南沙港是珠三角西翼城市通向海洋的必由之路,顺德产品走向国际也无需再绕道。令他兴奋的是,自贸区未来给出的通关政策,将给企业物流节省更多成本。

广东省“两会”刚一开幕,省人大代表、广州港集团董事长陈洪先就收到了多份采访提纲,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借力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陈洪先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广州港将与相关政府部门一起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力争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在陈洪先看来,接下来,有两道命题需要回应:如何加强与国际知名航运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南沙港区外贸航线密度?如何深化泛珠港航企业合作,扩大和延伸以南沙港区为中心的“穿梭巴士”的覆盖范围?

南沙港需要回应的命题,恰恰是新常态、新格局下广州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贾若祥说,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海上丝路、陆上丝路、空中丝路的枢纽,广州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要发挥引领者的作用,不仅仅在传统的经贸领域要发挥引领作用,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等领域也要发挥引领作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对外经贸中的重要抓手,将会对我国对外经贸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广州要合作共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细化分工,促进福利的最大化,使参与方都受益。”贾若祥认为,广州在这一进程中要发挥其在科技创新和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比较优势,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强化广州的比较优势,同时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发挥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联外通内的桥头堡优势。

区域发展时间表

2014年1215

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市长论坛透露出重磅消息——泛珠三角区域九省会城市将联手在广州南站商务区打造区域合作的范本。

2015年22

在广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泛珠三角合作”。陈建华表示,广州今年要推进华南新业态总部基地建设,发展泛珠总部经济区。

2015年28

在广佛肇联席会上,广州与佛山签署《广佛两市轨道交通衔接工作备忘录》,并且广佛肇清云五市的“城市联盟”宣告成立。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50210/3475.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