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如何撑起广州的未来?(下)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7日

 

孙不熟

评论眼:同为港口城市的天津对广州可能更有参考意义。与南沙新区相仿,滨海新区离天津老城区的距离也在50公里左右,但这并不影响滨海新区发展成为一个占据全市经济半壁江山的大区。打开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天津已初步形成老城区和滨海新区两个旗鼓相当的中心,两个中心借助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快速连接,中间片区可同时接受两个中心的辐射。南沙能否成为广州的滨海新区?能否像滨海新区那样占据广州经济半壁江山?值得期待。

南沙新区要撑起“广州未来”,要成为与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比肩的国家级新区,首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人气不够。

2013年南沙新区的人口总量为62.51万,位列全市各区倒数第二,仅高于萝岗。不过,这是算上2012年新并入的大岗、榄核、东涌三镇人口得出的,第并入之前,南沙的常住人口大约才20万。

南沙现有的人口基数不仅远低于同为国家级新区的浦东新区(约518万)和滨海新区(约263万),还与南沙新区规划中的人口总量(2020年达200万)相距甚远。

南沙人气不够,要到产业结构里找原因。2014年的统计公报显示,南沙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是4.8%、74.8%、20.4%,第三产业占比明显过低。这说明经过多年发展,南沙仍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不足。

经济规律表明,相比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对就业人口的吸附效应最大。同等情况下,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区域或者城市,其人口基数也最大。在一个城市内部,中心城区的第三产业比重也往往高于郊区,比如天河区的比重就接近90%。

那么问题就来了,南沙作为一个郊区,有必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拢人气吗?这要看南沙怎么定位。如果广州只是把南沙作为一个单一功能区,一个负责搞大项目、拉GDP的功能区,南沙今日的成绩已经不错了(GDP居全市第7,工业产值全市第二),完全不必再折腾了。

但翻开2012年公布的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可以看到,南沙与萝岗的定位是“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三个副中心”中的两个“新城”,这意味着南沙与萝岗均将由现在的单一工业区转型为综合型的人居新城,南沙不仅要有工业,还要服务业以及各种公共生活配套。换句话说,南沙在产业配套上可以自成一体,与广州中心城区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依附,而是更高层次的互补与合作。这也是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发展目标。

放在自贸区和一带一路两个国家级战略的背景下,南沙的使命也不应止于工业发展,而要向着高端服务业大踏步迈进,这同时也是李克强总理年初考察南沙提出的要求。然而,作为一个远离中心城区、服务业基础薄弱的新区,南沙如何吸引高端服务业入驻呢?

笔者认为南沙现在手里至少有两张好牌可以打,一个是港口。南沙拥有广州乃至珠三角最具潜力的港口资源,这是南沙发展临港产业的基础条件。南沙现有的造船、重型装备都是典型的临港工业,成绩不俗,但南沙还应瞄准临港服务业,比如可基于保税港区的优势,大力发展融资租赁、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再比如高端旅游业。

南沙手上的另一张好牌是自贸区。自贸区的本质内涵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政策,参照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管理经验,南沙自贸区在教育、文娱、医疗、金融、零售等多个领域或有更高的开放力度,港澳资本有机会到南沙办学校、开娱乐场所、建医院、开银行、做零售等等。这种开放力度,对港澳资本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南沙也有望成为港澳人士的创业热土,并对广州其他区域的创业人士提供示范效应。届时的南沙,不愁没人气。

努力打好这两张牌,南沙的高端服务业将不仅服务南沙,还会服务整个广州乃至珠三角。不过,南沙的长远发展仍存在两个困扰,一个是如何与前海、横琴错位发展,另一个是如何与广州中心城区尤其是天河进行功能区分。

相比南沙,前海和横琴的定位要明确得多,前海主打深港金融合作,立志做下一个中环;横琴直接对接澳门,主打珠澳同城的牌,目前在旅游休闲等产业上有良好的基础,立志成为珠澳两地居民的优质生活区;相比而言,南沙的定位还比较模糊,金融业的基础不如前海,旅游休闲的发展亦逊于横琴,但南沙贵在面积大、地理位置更优。

跟前海、横琴相比,南沙的一大优势是港口,可以在港口上大做文章,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与相关金融服务;二是借助南沙幅员辽阔以及其作为珠三角几何中心的优势,可以更大范围地承接港澳资本与高端人才的进驻,争取发展为港澳人士的创业热土。据此,南沙要立志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粤港澳经济与生活示范区,这个内涵要比前海和横琴丰富得多。

与前海、横琴错位发展了,南沙还需要解决与广州中心城区的关系。有论者认为,南沙与中心城区相距超过50公里,难以与中心城区连片发展,要等番禺发展成熟后才能惠及南沙。这其实是一种摊大饼的思维。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同为港口城市的天津对广州可能更有参考意义。与南沙新区相仿,滨海新区离天津老城区的距离也在50公里左右,但这并不影响滨海新区发展成为一个占据全市经济半壁江山的大区。打开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天津已初步形成老城区和滨海新区两个旗鼓相当的中心,两个中心借助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快速连接,中间片区可同时接受两个中心的辐射。南沙能否成为广州的滨海新区?能否像滨海新区那样占据广州经济半壁江山?值得期待。

产业协作方面,南沙与中心城区也可以做好分工,天河可仍然主打会展商贸与总部经济,南沙主打港口经济与粤港澳优质生活区,二者可并行不悖。不过,涉及到金融业的发展,南沙与天河可能会有竞争,这个需要高超的智慧去协调。

总体而言,广州要真正融入“一带一路”,出路是拥抱海洋,海路要宽,南沙就必须强。南沙不强,广州就会失去珠江口经济带,现有的城市地位可能会被撼动。

作者为区域经济研究者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50417/3605.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