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9月以来,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及各种场合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人们对“双创”这个名词变得津津乐道,更多人跃跃欲试。
目前,国内掀起的新一波创业热潮中,互联网创业成为主流。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研究员认为,大陆的互联网创业热情和视野比香港走得更远,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经济形态。
今年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互联网+”概念一经媒体报道,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公司高层纷纷响应,研究者旋即出版了相关书籍。这说明,国内早有积蓄“互联网+”的变革力量,它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
在“互联网+”的视野中,互联网可以带来无限的想象。在千年商都广州,商贸优势极为明显,广州这一波拥抱的互联网经济,与互联网电子商务密不可分。每年淘宝的双十一节狂欢中,排名前十的传统商品电商绝大多数来自广州便是例证。这与北京的互联网创业形成鲜明的对比。
顺应时代潮流,广州正在打造一个新互联网高地,我们看到广州的雄心既有打造互联网技术革新的高地,又有发挥传统商贸优势。去年,广州通过了《全市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集聚区总体规划布局的意见》,提出了“1+1+9”电商与移动互联网集聚总体规划布局意见。
其中,一个“1”是指琶洲的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产业总部区,另一个“1”是荔湾区白鹅潭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区,“9”是指广州的黄埔、天河、白云、南沙等9个区将建设关注于电子商务或互联网的产业基地。
目前,琶洲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产业总部区已经吸引了众多眼光,腾讯、阿里巴巴、复星、唯品会、小米、YY语音、国美、苏宁等电商和移动互联网巨头相继进驻。未来琶洲总部区将形成互联网技术革新高地。白云区在“1+1+9”规划中是以民营科技园为核心,打造建设民企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产业基地。这意味着白云区在引导传统商贸在互联网上腾飞大有作为。从当前国家、省市对互联网经济的重视程度来看,白云区应该将互联网经济打造为新的经济引擎。从产业配置和创新因素看,白云区具备发展互联网经济的若干优势。
首先,白云区已经是广州电商和互联网创新的孵化器。目前,全区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总量为209143户,首次接近21万户大关,今年预计将突破22万户大关,占广州全市总量的近五分之一。广州不少大中型企业,均是在白云区渡过创业期甚至成长期,只不过发展壮大后因多种因素迁离。
其次,白云区初步形成创新生态圈。全区拥有三个国家级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数十个由旧厂房、旧写字楼改造升级而来的新型产业园区,为科技研发类、创意设计类和互联网类创业公司的成长提供了硬件支撑。白云区已成为创投基金聚焦的热点区,去年至今已有4只创投基金落户,一个集天使、风投、私募股权投资、银行授信贷款于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初步形成。资本市场“白云板块”初见雏形,全区有6家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24家企业筹备上市,金融创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转型的道路已经打通。
从当前广州互联网经济的实践来看,线上销售高速的成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线上向线下转移比较容易,各种打车软件在广州火起来就是例证,广州的唯品会、茵蔓服装、上线仅仅3个月的OKGO等电商的成功也是例证。但是,线下向线上转移非常难,广州数百个专业批发市场至今还在苦苦探路电商便是例证。
也就是说,白云区要鼓励互联网经济发展、进军互联网是需要深度思考的,需要真正从理念上、模式上进行创新,扶持一批创新型互联网经济的企业是白云区的优势所在。目前,广州酷衣购贸易有限公司、德尔惠股份有限公司等传统商品的电商企业已经在白云区发展壮大起来。
最近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意见有三条原则,即积极推动、逐步规范、加强引导。从白云区的执行层面上看,当前区政府要加快拥抱互联网,推动相关互联网产业在区内落地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