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商务委、广州商业总会共同对外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2015)》(下简称“蓝皮书”)。这是商业界、学界和政府三方联合连续四年发布广州商贸业情况报告。
蓝皮书显示,去年,广州商贸业总量规模继续平稳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97.85亿元,比2013年增长12.5%,增速比广东省(11.9%)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12.0%)高0.5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达48701.54亿元,增长18.0%。商贸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自贸区南沙片区新增长极即将形成,国际商贸中心地位正在提升。
社零增速
同比有所下降 但高于北京上海
蓝皮书指出,广州商贸业增速较前几年整体放缓,但广州商贸型国家中心城市的商贸经济韧性巨大,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是商贸业发展新常态。2014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2013年下降2.7个百分点,商品销售额增速比2013年降低12个百分点,增速降档放缓态势明显。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速从“十一五”期间的18.7%,减缓至“十二五”时期前三年的15.8%,再到2014年的12.5%,整体下降进入10%—15%区间,商品销售总额从“十二五”时期以来的20%以上增长区间下降至15%—20%增长区间。从横向对比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仍高于全国(12.0%)、广东省(11.9%)、北京(8.6%)、上海(8.7%)、天津(6.0%)、深圳(9.3%),消费增速降入个位数的时间比其他几个中心城市要晚。从发展趋势看,广州作为商贸型的国家中心城市,商贸经济的韧性巨大,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是商贸产业的新常态。
外贸方面,蓝皮书认为,自贸区带动广州外贸、投资的发展,广州外经贸将增创新的优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规划项目的确定,广州将直接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激发企业对外贸易、“走出去”市场主体活力。综合起来看,2015年广州贸易增速将延续2014年不稳定态势,预计进出口增长幅度约为7%。
商业环境
商贸中心城市地位提升 国际交通枢纽功能增强
蓝皮书指出,同全国主要城市对比来看,广州商业流通规模连续20多年稳居全国第三,并且与“领头羊”北京、上海的差距逐步缩小,商贸中心城市地位持续提升。2014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97.85亿元,比2013年增长12.5%,增速比北京(8.6%)高3.9个百分点,比上海(8.7%)高3.8个百分点,比天津(6.0%)高6.5个百分点。从广州主要商贸指标占广东省的比例来看,2014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广东省的27.04%,比2013年略高;商贸业增加值占广东省的31.8%。这些数据显示出广州商贸业在广东的地位更加突出。
国际交通枢纽功能日益增强,也佐证了广州商贸中心地位的持续提升。2014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478.84万人次,增长4.5%,位居全国第二;货邮行吞吐量189.33万吨,居世界空港前15名。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5.00亿吨,增长5.9%;集装箱吞吐量达1661.17万标箱,增长7.1%,分别居世界港口第五、第八位。
蓝皮书认为,广州商贸业稳增长离不开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改善。2014年,广州第四次荣登福布斯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首。广州在继续保持客运、货运指数优势的同时,在人才指数、消费力指数、创新指数等方面都有不小进步。相比起其他大城市,作为“千年商都”,广州有着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更宽容的商业环境,相对偏低的经营成本,近年在商贸人才集聚、商业业态创新等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
百货行业
主动对接互联网 营利实现逆增长
2014年,广州百货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普遍下滑,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经营受挫、关店止损、缩减面积或暂停营业,成为2014年百货业的关键词。
虽然营业收入持续下降,但广州百货企业积极主动寻找出路,营业利润出现了逆向增长。重点监测的12户百货企业2014年实现主营收入172.74亿元,同比下降6.2%;实现营业利润8.33亿元,同比增长6.7%。
在众多电商冲击带来的消费习惯转变之下,通过门店普及移动支付和推行电子会员卡,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正成为广州实体零售商最青睐的转型方式。2013年底,海印联合腾讯、联通和民生银行打造的O2O消费体验平台——“海印生活圈”在海印又一城正式上线,迅速推广到旗下各商场,并于2014年7月在流行前线开设了首家实体体验店。广百牵手阿里巴巴推出电子会员卡“广百宝”及移动支付应用,通过流量打通、会员打通和支付宝打通,最终实现销售、会员、数据大融合。王府井百货与腾讯、扫货帮合作推出互联网金融类会员卡“王府UKA”,与微信绑定,不仅可通过二维码支付,还具有理财功能。
2014年“双11”成为检阅百货O2O的实弹演练,广百百货、摩登百货、广州友谊、广州王府井、天河城百货、海印又一城已推行O2O营销的六大百货销售超1.27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70%,线上成交额环比翻14倍。截至目前,广州9家主要百货企业全数介入微信营销,传统实体百货甘当电商的“试衣间”已成过去式。
广州商业总会会长荀振英表示,百货行业、商业体在互联网时代需要破除“三大件”老方法,必须以“互联网+”思维应对新的竞争格局。体验式、大数据商业将成为广州百货、商业体的未来趋势,从粗放型消费转型到精准型服务的主要途径。
前景展望
今年社零或突破8600亿元
蓝皮书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向新常态过渡的过程中,未来一段时期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社会需求难以明显好转。预计2015年,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2014年继续减缓。2015年广州商贸业仍将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商贸各行业在变革中实现突破和提升,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8600亿元,增速达12%以上;商品销售额将突破5.5万亿元,增速达15%以上。
从产业的发展态势看,中国电子商务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从广州的发展实际看,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出台《关于全市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集聚区总体规划布局的意见》,大力推进“1+1+9”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集聚区建设,具有良好的产业支撑和环境条件,再加上相继出台的多个支持鼓励政策效应作用将不断显现,对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今年广州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
就当前广州商贸业发展状况,蓝皮书建议,一、大力发展新兴消费,培育和扩大消费新热点。积极发展新兴消费,挖掘消费市场新增长点。二、着力推进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提升新型消费业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消费方式、消费渠道和消费理念,促进传统商业企业运用新技术、新模式,鼓励商业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推动“传统商圈”向“智慧商圈”转型,推动“千年商都”向“网络商都”转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