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研讨新常态下如何建设国际贸易中心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2日

9月30日广州电 今天下午,作为2015年广州国际购物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圆桌会”在正佳广场万豪酒店举行。

圆桌会上,9位来自国内和香港的知名专家围绕新常态下的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这一主题,与广州商贸行业有关商协会、企业代表等进行座谈,共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大计。

广州市副市长蔡朝林在讲话中概括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努力方向。他指出,新常态下,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广州的内外贸易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也迎来了一个增长动力重构和发展方式转换的战略机遇期。下一步,广州要加快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突出创新驱动,突出培育商贸发展新优势,保持内外贸易协调稳定发展,大力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相融合的格局。一是创新商贸发展战略谋划,加快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物流标准化试点、餐饮业转型发展试点等改革事项,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和差异化,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使广州成为引领全国商贸领域改革创新的高地。二是建设高端商贸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建设,整合提升国家级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功能区,优化升级中心城区商业布局。三是在培育新增长点上力争新突破,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快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推动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动广州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产品及其增值性服务走向新兴市场。四是不断优化国际商贸发展环境,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五是为商贸企业提供良好服务,认真做好安商稳商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作用。

广州市商务委主任肖振宇介绍了广州商贸业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广州专业市场商会、海印集团、天河路商会负责人分别就专业市场转型升级、重点商圈发展建设等进行了发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商务部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任兴洲,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全国内贸“十二五”规划专家组成员、商务部特聘“全国内贸行业专家”赵萍,中国社科院评价中心主任、中国市场学会常务副会长荆林波,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商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方宝庆,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徐印州,中山大学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陈功玉,艾瑞咨询集团副总裁霍禹,全国政协委员、冯氏集团利丰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及利丰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张家敏等商贸领域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并分别就广州开展内贸流通体制改革、“互联网+”背景下广州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广州批发零售业国际化等重点内容进行了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建设性的发言,为新常态下的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描绘蓝图。

据悉,今年以来,广州的内外贸易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企业的要求,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取得了新的发展。1-8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5.8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1/37,同比增长11.4%;完成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31567.2亿元人民币,增长8.6%。全市进出口总额5444.1亿元人民币,增长5.1%,约占全国的1/28;其中出口3286.3亿元,增长18%。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51012/4065.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