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6日

“广东省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广州科技金融示范区(番禺区)服务中心”、“大学城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市科技金融促进会”……至有朝气、至具活力的创新因子正在广州番禺的这片热土上跳跃着。当创新驱动发展正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家、省、市均发布了相关政策,吹响了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集结号和冲锋号时,番禺也勇猛地冲在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前线。在11月5日举行的番禺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我们获悉番禺区出台11个重磅扶持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另外,在11月6日至7日举行的广州大学城创新成果交易会上,有500项创新科技成果闪亮登场,超过2000家企业参与其中。 文/林静

番禺召开创新驱动发展大会

番禺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11月5日在番禺区行政会议中心召开。市、区有关领导和来自科研机构、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型企业人士近600人参加了会议。

番禺区委书记卢一先在会上表示,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是番禺区紧跟新一轮科技进步潮流及产业变革步伐的必要选择,也是番禺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番禺区将更多地把经济增长建立到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上来。

大会发布了番禺区“1+11”科技创新政策,其中,“1”为《番禺区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内容围绕构建番禺创新生态系统,确立了到2020年番禺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及九大项具体工作任务等;“11”为细化落实《实施意见》的11项具体扶持政策。

会上,番禺区政府对该区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个人、项目及获国家、省、市上级科技资质认定企业和机构进行了通报表彰。大会还举行了系列签约活动,启动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包括美国美中硅谷协会、溢思得瑞国际创新创业集团、中美合作创新园等在内的16个项目在会上进行了签订。

11项高含金量扶持政策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此次番禺区科技创新大会的一个重头戏就是——重磅推出11项创新驱动发展扶持政策。这11项扶持政策项项真金白银,对科技创新企业颇具吸引力。

在对这11项扶持政策的解读中,番禺区科工商信局局长李勇说,在科技金融扶持上,安排10亿元(首期1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比例最高不超过20%与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创新创业企业;对落户番禺区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以上的创业投资基金在高端商务区给予相应的一定面积办公场所三年免租金三年租金减半的优惠扶持;对落户番禺区创业投资基金或股权众筹平台投资番禺区企业最高按投资金额10%给予奖励,投资奖励最高不超过400万元。此条政策旨在鼓励吸引更多的创业投资基金落户聚集番禺区,创投基金的募、投、管、退,将为番禺区经济发展注入资本动力。

番禺区设立了1亿元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单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最高可获二年期、2000万元信用贷款,贷款企业可获贷款额20%的补贴。此条政策旨在鼓励引导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发放科技信用贷款,促进企业获得间接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番禺区已与建行、中行等多家银行达成合作意向,其他还有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也有合作意向,将加大对番禺区科技型企业科技信贷扶持力度,助力番禺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腾飞。

对番禺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会根据其对番禺区经济发展贡献予以奖励。鼓励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做大做强。

运营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企业或团队可获20万元奖励;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最高可获60万元补贴;每年会安排200万元统筹资助番禺区孵化器承办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科技创新活动;入驻孵化器的企业可获一定面积的场所租金补贴。此条政策旨推动番禺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发展,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能力,着力构建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更好的服务于番禺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李勇介绍,运营区级众创空间的企业或团队可获10万元奖励及一定面积的场所租金补贴;番禺区每年会安排100万元统筹资助番禺区众创空间承办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科技创新活动。此条政策旨在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水平,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和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企业上市也会有奖励:在A股上市的企业最高可获600万元奖励,“新三板”挂牌企业最高可获200万元奖励,境外上市最高可获400万元奖励。对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给予10万元补贴。此条政策旨在大力扶持番禺区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新三板”挂牌以及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鼓励番禺区企业利用国内外证券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做大做强企业。

科技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等形式的直接融资,最高可获300万元奖励。此条政策鼓励鼓励科技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融资债券等进行直接融资,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最高可获100万元奖励,专利大户企业最高可获30万元奖励,企业获得专利奖最高可获20万元奖励,企业运用专利、软件著作权质押贷款最高可获50万元贴息。这条政策鼓励番禺区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创造,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水平。

番禺区对推动专利申请、授权以及对企业上市有重大贡献的服务机构也会给予奖励。此条政策旨在吸引为番禺区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知识产权等服务等科技服务机构落户,为番禺区企业提供高层次优质的专业服务。

在引进和培育人才方面,番禺区每年安排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育。此条政策鼓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来番禺区创新创业。

对创业股权投资企业、股权众筹平台企业、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根据其对番禺区的经济发展贡献予以奖励,并对其子女入学等给予扶持。此条政策旨在为番禺区营造表彰先进、人人争先的创新创业氛围。

500项创新科技成果

亮相大学城创新成果交易会

11月6日,由番禺区委、区政府、广东科学中心联合主办的广州大学城创新成果交易会在广东科学中心隆重开幕,500项创新科技成果在此次广州大学城创新成果交易会上亮相,参与的企业数量也达到了2000家之多。

会上,番禺区区长何汝诚表示,此次交易会是番禺区加强区域创新合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校地企三方深度合作的一次盛会。番禺将从政策、资源等方面对合作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促进各合作项目早结硕果。

据了解,本次交易会得到了广府名牌大学、科研机构及众多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省内近20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200多家企业代表参加本次活动,共有500多项创新成果项目参与展示对接。

展区分为大学城创新项目、科研机构创新项目、企业创新项目、工业发展史4大板块,项目涉及新信息新技术、生物医药健康、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基金等领域。多个院校、机构和企业的代表现场推介科研创新成果,参会单位或个人可结合自身的研发情况和技术需求寻求合作。

大学城校方代表、工商界代表、参展方代表、分别致辞。“我们要及时把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我们的生产过程中,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提高我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今天展出的很多创新成果都有可能运用于我们的企业生产中,希望企业家们和技术主管们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企业的创新成果。” 工商界代表、番禺区工商联主席王锐祥说。

参展方代表广州优融科技CEO李杭俊则认为,近年来互联网给众多行业带来了巨变,优融科技作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实体的技术型企业,感受尤为强烈。今年两会,有关领导提出了“互联网+”思维,在7月份提出实业强国这个核心理念。简单的一个“+”号的变化,意味着思维的变化、思想的变化、方向的变化——只有互联网跟实业融合、线上线下融合,才能够真正为互联网发展、为实业长期持续的发展指明方向。

我们了解到,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新进入广州国际创新城的企业代表进驻仪式和校企对接项目签约仪式。此次交易会时间为11月6-7日,为期两天。市、区有关单位,市内各区(县级市)工商联,顺德、南海、中山、东莞等地总商会,广西、五华、独山等异地商会,省内20多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以及2000多家企业均组织参加本次交易会。

发挥“科技金融示范区”优势

为企业创新提供优渥土壤

早在三年前,广东省科技厅就认定番禺为“广东省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这是广东省首个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2015年,番禺区又被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广州科技金融示范区(番禺区)服务中心”,几年来,番禺区在科技金融工作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在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由广东省科技厅出资1000万元,广州市科信局出资2000万元,番禺区出资2000万元,组成5000万元的省市区三级联动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截至2015年6月,累计有55家企业通过联合科技贷款项目贷款,贷款总额超过5亿元,初步发挥政府资金的放大效应。

番禺区政府牵头成立广州市第一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个名叫红土科信的基金规模有3.2亿元。截至今年6月,红土科信基金已投资14个项目,投资额超过1.57亿元;番禺区积极参与中科白云创新基金项目,并为其推荐优质项目,成立了广东中科白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规模达到25亿元。

除此之外,番禺区还设立了总规模10亿元(首期规模1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采取参股投资和跟进投资方式运作,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扶持科技创新创业发展。

为创新产学研发展模式,番禺区积极推进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的发展。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基于创新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会普遍遇到的发展瓶颈,开发了“卓越商道五连环”培训体系:名师理论讲授、哈佛式案例分析、沙盘实战模拟、名企参观访问、自我剖析兼专家会诊五阶递进课程模块,举办了创新创业企业卓越商道总裁高级培训班和创新创业高级精英班。

去年,番禺区又牵头组建了广州市科技金融促进会,并联合该促进会,积极参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和发动工作,以大赛作为发掘优质企业和上市培育企业的良好平台和重要途径,快速发掘了大批优质企业纳入上市培育企业资源库,并通过持续的辅导、跟进、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迅速成长壮大。

截至目前,番禺区已初步构建起全区科技金融工作架构,逐步形成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科技金融结合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番禺区将坚持以广州大学城为核心,规划建设面积达到73平方公里的广州国际创新城,形成以广州国际创新城为龙头,以遍布区内的各大科技园区为基础,依托广州大学城丰富的科教资源,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优势的创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大力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打造面向华南地区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追梦沃土 创业英雄会

天使投资让他们闯过难关实现盈利梦

2010年4月1日,还在华南理工大学读书的陈第说服几个大学好友一同筹资组建了“广州优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产品“有米”广告上线了。他们的公司落户在大学城国家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国内首家移动广告精准投放平台公司正式诞生。

大学城国家数字家庭产业基地是番禺区科信局筹建,羽翼未丰的优蜜落户后,享受到了园区的租金补贴。公司的政企事物总监陈伟说,公司成立5年来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补贴。

“公司创立初期,还没有我学生时代的收入多。”陈第说,“有米”创立的前4个月,月均亏损1至2万。当时虽有很多风投主动找上门,但观望的多,没人真正“出手”。

当陈第团队和他们的优蜜面临着困境时,一笔天使投资降临了。陈伟说,作为广州市的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不仅广州市有百万元的奖励,番禺区也给予他们配套奖励。“加上租金补贴,番禺区累计为优蜜补贴了百来万。”

优蜜熬过来了,到2010年9月,公司终于实现盈利,投资机构也主动找上门来。5个月里,网站的不断美化包装、媒体资源的沉淀、谈判和营销技能的逐日提升、行业经验的积累等,都使优蜜从一个初生的婴儿快速长大成人。

“在大学的时候,陈第团队成立的优蜜实验室主要做安卓系统的应用开发,那个时候团队开发的APP、小游戏等用户有的过千万,但是因为用户是不付费的,所以团队没有盈利。”陈伟说,后来,公司成立后通过应用来投放广告,由广告主为开发者分钱,这样就为广大的开发者创造了利润空间。

优蜜开始成长壮大起来,2012年公司营业额达到2956万元,2013年达到7331万元,2014年更是翻番达到了4.1亿元,去年一年优蜜盈利约5千万。“在税收上,优蜜也享受了番禺区的优惠政策的扶持。”陈伟说,因为优蜜是高兴技术企业,番禺区减免了优蜜15%的所得税,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新三板上市的路演,公司上市同样会享受到市、区的政策扶持,公司股改时市里会补贴20万元,拿到牌照后市里补贴50万元,番禺区也会有相应的配套补贴。

陈伟说,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番禺区还帮助优蜜做过宣传工作,推荐手游应用开发的企业、品牌企业等与优蜜对接。今年,优蜜的营业额预计会达到7到8亿元。

走绿色通道让科技企业快速实现创业板挂牌梦

中海达位于番禺节能产业园,是园区培育出的第一个上市公司。作为国内测绘地理信息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是毫米级的卫星定位测绘技术,近年来企业又通过收购方式,拥有了海洋声纳、三维激光、室内定位等国际领先技术。发展15年来,公司年产值已超过10亿元,并且组建起一支约500人的研发队伍,占全公司员工超过30%。

中海达成立了8年之后,于2007年由天河迁入番禺,何金成回忆,搬家的最大动力是政策扶持。他说,“公司扩张对于空间的需求增大,我们找了很多地方,最后觉得科技园的环境和租金价位都合适,但最重要的是番禺区政府的重视,我们一来就成了重点培育企业,比如中海达2009年开始筹备上市,许多审批都走快速绿色通道,两年半就实现在创业板挂牌,这与政府和园区的鼎力相助密不可分。”

在被问及是否考虑将总部迁往市中心,何金成毫不犹豫地否定了,他说,和公司许多高管一样,他的家安在番禺,每日往返上班只花一个小时,而且道路通畅。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51106/4150.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