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广州发展的第一动力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6日

 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其中,将创新发展理念排在首位,充分说明创新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既立足于当下发展面临的实际情况,也结合了针对世界潮流和未来趋势的前瞻与预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创新的力量正蓬勃而生。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广州,具有经济先发优势的同时也更早走入经济新常态,率先面临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挑战。唯有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广州各项工作上水平、走前列、争创一流,才能巩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创新发展,首先要集聚创新资源。创新驱动发展不再依赖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投入,而以打造创新能力为重点。最宝贵的创新资源,一是创新型人才,二是科研院所。在这两方面,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州汇聚全省70%以上的科技人员和95%的博士,诸多高校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同时,广州强大的辐射力还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创新人才扎根羊城。马云、马化腾等“大咖”频频造访广州,广州一群年轻人亦成为了全国创新创业的“励志偶像”。永久落户广州的中国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会,云集近百名院士,吸引了大量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个人来到广州交流投资;而在科研院所方面,广州集结了全省97%的国家重点学科、80%的高校。全市共有新型研发机构28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13家,各级重点实验室337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这些优势,不仅有利于在国家重大创新计划中承担更多任务,更提升了广州的基础创新能力。今后,广州还要进一步完善人口规划和人才激励,强化科研院所与工厂企业协同创新,将广州打造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一流创新人才、顶尖科研院所聚集地。

 创新发展,其次要激活创新主体。谁来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广州坚持创新发展,要抓牢企业这一“牛鼻子”。尤其是在“互联网+”战略下,要让“企业家+科学家”,激发出强大的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在这方面,广州已有不少探索实践。电商新业态正成为撬动广州经济转型的一大支点,去年广州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3万亿元,新兴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逾13亿元。亮眼数据的背后,既离不开微信、唯品会等本埠电商巨头的不懈创新,也得益于跨境电商体验店遍地开花的带动效应。而在制造业领域,创新也悄悄颠覆了传统生产方式。去年广州启动“机器换人”行动,不仅一批企业搭上了“智造”快车,广州数控、广州启帆等企业还成长为国内顶尖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商,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两位。千年商都的传承与发展,浓缩在广州企业家的创新基因中。

 创新发展,再次要推动全面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可见,创新的内涵已不仅局限在科技创新方面,而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比如制度创新方面,广州要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体制机制创新和简政放权势必释放更大改革红利。与此同时,广州积极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样需要引入创新举措。例如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中新广州知识城将成为知识产权领域合作示范区,知识产权法院、仲裁院、交易中心等一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平台相继进驻,高水平、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带来更为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


 广州要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就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曾经引领时代风潮的广州,需要再一次拿出敢为人先、饮头啖汤的创新精神,让创新成为引领广州发展的第一动力。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51116/4162.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