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广州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8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百业要兴,环保先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既蕴含了治理智慧,也彰显着责任担当。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广州不仅在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勇立潮头,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同样屡有创新。五中全会闭幕不久,广州即成功举办“生态绿色发展圆桌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羊城,为广州的生态绿色发展把脉献策。这是广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绿色发展要求的具体举措,也为广州开启绿色发展新篇章吹响了集结号。

 绿色发展符合广州的实际,也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本要求。“十三五”时期是广州绿色发展的重要时期,注重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广州的题中应有之义。

 绿色发展,首先要规划先行。建设美丽广州,要完善规划布局。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

 一方面,广州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坚持规划引领,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构建“一江两岸三带、三足鼎立、多点支撑”的空间格局,整体规划珠江沿岸经济带、创新带和生态景观带。一江两岸的整体规划要高标准开展,明确功能定位,联结白鹅潭商务区、民间金融街、珠江新城CBD等功能区和新旧城区,串珠成链,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

 另一方面,广州要结合自身气候、地理条件,“海、陆、空”全面出击,形成“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城市景观。2010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启动绿道网建设。截至目前,广州绿道总里程3000公里,沿线服务人口超过800万,覆盖面积3600平方公里,成为全省路线最长、串联景点最多、综合配套最齐的绿道网。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广州将构建一个基本完成的慢行系统,连通现有的3000公里绿道,并将建设总长超过100公里的第三条绿色生态中轴线。绿道网带来的福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

 绿色发展,其次是贵在行动。建设美丽广州,要把绿色发展落实到具体行动。

 一来,继续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绿色城市。目前,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建设已深得民心,市民对“天更蓝、水更绿、花更红、空气更清新、街道更干净”有了切身体会,“变美变靓”的广州,赢得了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一致赞誉。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不仅让广州颜值攀升,更让市民从中收获了幸福感和舒适度。譬如经过整治的花城广场,道路变得干净,两旁鲜花锦簇,环境十分宜人,越来越多住在附近的市民来到广场锻炼;又如综合治理后的石井街马岗村,聚集了高端商业、文化、旅游、休闲等精品元素,欧陆风情建筑醒目,车辆出入有序,村内环境干净整洁,河涌更是有岭南特色的小桥流水、亲水平台、两岸垂柳等,显现了如诗如画的水乡风情……自然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宜人,市民也更有动力到公园、绿道、广场锻炼,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来,筑牢生态屏障,打造森林城市。最新数据显示,广州市2014年林木绿化率为45.43%,森林覆盖率达42.03%。作为经济发达的超大城市,广州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充分利用白云山、珠江水系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城市发展筑牢生态屏障。积极营造山水城市景观风貌的广州,已经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接下来还应逐步扩大生态公益林面积,真正实现森林围城绿遍广州。

 三来,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海绵城市。今年初,国家全面铺开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就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元年,广州便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广州首个海绵城市试点大观生态湿地公园惊艳亮相。建设海绵城市,广州已经走在前列。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绿色发展理念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州要坚定走好绿色发展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广州的坚定抉择,我们期待广州变得更美更靓,人民生活更舒适更幸福。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51118/4165.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