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广州港集团与珠海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仪式在广州港口中心举行。
南方日报记者 符超军 摄
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荷载量为19100个标准箱的“中海环球”号在广州港南沙港区码头装卸作业。
南方日报记者 符超军 摄
在广东提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枢纽、经贸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的目标下,叠加自贸区和港口等多重优势的广州、深圳和珠海,各自的功能和方向也正在逐步清晰。广州提出构建海港、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信息港“五港合一”格局;珠海则将随贵广—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而成为面向大西南地区的核心枢纽港。珠三角港口群同质化竞争激烈,如何引导各港口差异化发展,明确合理分工,显得格外重要。
25日晚上7时多,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港集团”)正式牵手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港集团”),双方在广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规划建设、业务交流、资本合作和建设海上战略支点组合港口群等方面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在广州提出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节点,广州港与珠海港牵手,双方在下一步怎样的棋?此次强强合作,对于港口群一体化建设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南方日报记者
成希 实习生 万婷婷
焦点1
珠海港为何而来?
25日,在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刘晓华、珠海港集团董事长欧辉生、广州港集团董事长陈洪先等人的见证下,珠海港集团副总经理张少杰与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蔡锦龙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据欧辉生介绍,珠海港集团是2008年在原珠海市港口企业集团基础上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经过7年的奋力拼搏,珠海港年吞吐能力从3500万吨提升至1.5亿吨,年吞吐量从3712万吨增至1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至100多万标箱。珠海港集团也一跃成为珠西地区最大的港航企业,并被评为珠江航运十大明星企业。
2015年,珠海港集团加快打造现代化两亿吨大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076万吨,同比增长6.43%,集装箱吞吐量121万标箱,同比增长10.60%,各项主营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15年12月底,集团净资产62亿元、总资产205亿元。
在欧辉生看来,珠海港发展迅速,但是跟广州港相比,仍然是“小兄弟”。“广州港是国家港口发展的老大哥,在发展体量、质量方面均是学习的榜样。尽管历史悠久,但依旧活力十足,是华南地区港口的龙头。珠海港是‘后生小辈’,这几年发展较快,但总量上相比广州港较小。”欧辉生说,这两个港口,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双港距离很近,各有优劣,珠海港在航运、水深条件上不错,但发展起步晚,综合配套服务、物流经济会员福利与广州港有一定差距。
陈洪先向南方日报记者介绍,广州港新建港区和珠海港同处西江沿岸,同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桥头堡,不仅具有共同的港口腹地,同时在发展战略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开展多方位合作,将进一步增强珠三角港口在全国沿海港口的竞争力,既是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部署,也是推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一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介绍,省政府已通过了关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试行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正式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根据《条例》草案,广东支持发展国际航运与物流业,以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为中心,构建海港、空港、无水港的联动机制,发展港口、海运物流和临港产业,建设“一带一路”重要物流枢纽,加深沿线区域经贸合作,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协同运作模式。广东省政府首度将珠海港放在等同广州港、深圳港的“中心位置”,珠海港的角色获得实质性提升。
陈万灵认为,随着珠三角港口区从双龙头转为三中心,珠海港有望充当广州港和深圳港的补充,对接珠江西岸乃至粤西地区。以前广州港主要对接内地,湖南、广西、江西均是其辐射范围;深圳港主要对接香港,承接对外贸易功能;而珠海港作为广州港、深圳港的补充,有望成为珠江西岸对接海外的重要节点。
南方日报记者获悉,此次广州港和珠海港深度合作,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谋划已久。早在两年前,陈洪先即带领集团班子成员考察珠海港,并就两港间加强合作等事宜与珠海港集团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各个码头的生产营运情况。而欧辉生也向广州的来宾详细介绍了珠海港集团的发展历程、港口运行近况和企业经营情况。双方高层一致达成共识——作为广东省内两大重要港区,广州港与珠海港应进一步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并在业务拓展等方面加强协作、共同发展。
欧辉生称,之后两者的高层互动频繁,双方达成了深度合作的意向。但是双方最终能够顺利牵手,还有赖于广州市主要领导和珠海市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焦点2
广州珠海联手到底做什么?
建设海上战略支点,组合港口群,双方拟在南沙自贸片区合资成立融资租赁公司“最后的落脚点是合作共赢,珠海港不遗余力推动航运物流,着力西江战略,这两年是‘一带一路’战略,在海上在陆地上不断向北延伸。跟一些港口、地方政府合作建设港口,广州港也一直致力于无水港建设。在物流节点上可以共同利用,无须重复投资,发挥双港的优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欧辉生表示,过去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此次合作协议明确珠海港积极参与并支持由广州港集团主导的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广州港积极参与并支持“贵广—南亚物流大通道”项目的规划与建设等,表明双方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双方将加快推进合作项目的细化和落地,争取早日取得成效。
陈洪先介绍,这次双方在码头业务、西江航线、大宗散货物流配送以及融资租赁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合作,进一步增强珠三角港口在全国沿海港口的竞争力。下一步,广州港集团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港口、航运和金融企业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港口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
在规划建设方面,双方建立规划建设协调机制,定期做好规划对接;珠海港将积极参与并支持由广州港主导的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同时广州港将积极参与并支持珠海港主导的“贵广—南亚物流大通道”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双方共同拓展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合作,适时共建优势项目。
在业务方面,双方建立业务交流协调机制,针对业务合作重点项目共同开展市场营销、共同建立生产作业对标管理体系;双方同意充分发挥各自在项目资源、建设资质的优势,在港口建设和码头改造等方面开展合作。
在资本合作方面,双方建立资本合作协调机制,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建立多层次的合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加强与西江流域沿岸码头的合作,合理配置港口航运资源,大力开发西江流域物流资源,努力降低物流成本,共同推动西江水运事业和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双方拟在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合资成立融资租赁公司,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发挥港口企业产融结合的优势,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有效连接上下游港航及物流企业。
双方将建设海上战略支点组合港口群,双方积极与已纳入国家“一带一路”规划重要节点的其他港口进行友好协商,积极探讨共同建设海上战略支点组合港口群的可行性,突出各港特色功能,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服务品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对此分析,广州港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是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主要运营集装箱与干散货运输的综合业务,去年共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亿多吨,相当于香港与深圳的总和。珠海港逐步发展为吞吐量超一亿吨的大港,两者深度合作将形成港口集群,较于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3000万标箱,粤港澳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6000万标箱,在全世界各港口群中运输总量位于第一,将成为世界最大港口群。
焦点3
广州港珠海港“牵手”如何开展深度合作?
双方可错位发展,通过相互参股,组团向外发展
陈洪先称,去年底,珠海与巴基斯坦瓜达尔市围绕瓜达尔港建设签署4项合作协议,其中珠海港与中海港控签署65亿元合作大单,投建贵广—南亚(瓜达尔港)国际物流大通道。瓜达尔港距世界主要运油航道霍尔木兹海峡仅400公里,连接中东石油产区和南亚人口密集地区,为印度洋上的咽喉要地。
在陈洪先看来,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港口企业的主旋律,在国家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广州港集团与珠海港集团开展深层次的合作,是当前经济下行、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下一个值得欣喜的大事。通过双方合作形成合力,将进一步拓宽双方的经济腹地,大幅提升双方的集聚和辐射力,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便捷的物流路径,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而珠三角周边包括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汕头、湛江等大港建设过多,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甚至恶性竞争,拉低了整体港口贸易水平。
郑天祥认为,此次广州港和珠海港的深度合作,应该引导双方差异化发展和合理分工。双方错位发展,就是经营业务不要大而全的统揽统包,根据货源的不同进出口区域选择快捷航线获取最佳效益。在地理区位方面,广州港拥有河海双港的区位优势,将内河航运和海外运输相结合。而珠海港更靠近海,发展海运成为自身最大战略优势。在城市腹地方面,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城市面积更大,人口更多,拥有更高层次的交通枢纽与五港合一的复合型港口建设,珠海交通网络发展程度低于广州,整个港口建设程度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在港口位置方面,相较于珠海靠近西部的地理位置,广州港位于中心位置,位于东部、西部发展轴线的交合点,推动东西两线的贸易、货物运输,及东西部之间的交通枢纽。在发展定位方面,位于珠江口西岸的珠海港定位为区域核心枢纽港,以西南地区为经济腹地,对外重点应向西,连接南亚地区,将为大西南地区搭建一体化出海通道,提供国际化港口服务。而广州港综合性更强,以京广线的湖南及其以北省市作为经济腹地,对外重点向东南亚地区、向东至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郑天祥介绍,广州、深圳和珠海应协同构建大珠三角港口群,朝组合港的方向发展,避免撕裂,而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相互参股,组团向外发展,共拓“海丝”沿线港口空间,形成一个综合服务枢纽,进行全产业链输出与合作。打破行政区划,重点是实现经济互联互通。而最有效的方式是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珠三角区域本身的开放度、市场程度及经济发展程度均高于内陆的港口及城市,外加国家政策的支持,取消行政壁垒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声音
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刘晓华:
两大港口抱团发展正逢其时
刘晓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称,2015年广东的港口事业又上了新的台阶,新增东莞和珠海两个亿吨大港,也跑赢了航运低迷的大势。全省港口总吞吐量17.1亿吨,增速3.3%,集装箱增速4.9%。而香港下降了两位数,新加坡下降超过6%,广东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是整个世界经济格局低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变化,给港航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刘晓华说,面对集装箱和油运市场的“寒冬”,广州和珠海两大港口抱团取暖,正逢其时。这有利于两个企业集团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合作共赢;有利于珠三角港口群资源配置和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整个珠三角区域的竞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枢纽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支点。
刘晓华表示,这对于区域港口合作有示范意义,他期待两港集团在两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真诚合作,早出成效,秉承“五大发展”理念,深化合作,助推广州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