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新路子 开创广东商务工作新局面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25日

2月24日,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2015年,全省商务战线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值得充分肯定。当前,仍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主动应对外经贸复杂形势挑战,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多作贡献。2016年,全省商务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艰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形势预判,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千方百计完成商务工作目标任务。

省商务厅厅长郭元强表示,我省商务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转型升级迈出重大步伐,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重大提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加快推进,将给我省商务发展带来新的重大契机,释放新的发展活力。全省商务战线要善于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探索新路子、培育新动力、开创新局面。

夯实与扩大

推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

2016年,推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培育竞争新优势是重中之重。

多措并举推进外贸稳增长。抓好国家和省外贸稳增长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制定发布年度境内外重点展会计划,精心组织企业参展参会抢抓打单。扩大出口信保规模和覆盖面。实施积极的促进进口政策,促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稀缺资源等产品进口,合理增加消费品进口。强化进口商品交易中心、自贸试验区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等进口促进平台建设。

优化市场布局和贸易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深度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强化与东盟、日韩等周边国家和港台地区的贸易往来,大力拓展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吸纳前期研究成果,抓紧制定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意见,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提升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扩大中药、文化版权等服务出口;推动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

做大做强外贸新业态,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推广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支持有条件的地市申报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培育壮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再认定一批具备条件的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积极争取国家批准我省在广州花都狮岭皮具城、佛山泛家居等市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在有条件的地市复制推广广州旅游购物出口经验。加快发展融资租赁进口。

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培育消费新动力,扩大消费规划也是题中之义。

今年省商务厅将激发市场消费需求,举办全省消费促进月活动。加强重点商品类别的促销展销。引导企业研发生产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促进中心城市消费升级和境外消费回流,深度拓展二、三线城市和农村消费市场。深入推进“广货网上行”活动,研究推出“广货网上行”APP。创新“广货网上行”活动模式,打造省级O2O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并积极扩大广货内销。

融入与引领

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

2016年,继续发挥“一带一路”战略支点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提升双边贸易水平,建设广东经贸合作中心。

提升贸易合作水平。在沿线国家筹建经贸代表处。赴沿线国家设立建材、酒店用品等广东特色商品展销中心。建设一批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实施“粤企丝路万里行计划”,办好海博会。与喀什联合开拓丝路经济带沿线市场。

加强互联互通。以广州港、深圳港口岸为核心,深耕东南亚近洋航线,加密欧美远洋航线,拓展澳洲、非洲、南美航线;支持广州、深圳国际机场和揭阳潮汕机场、湛江机场、梅州机场航空口岸加密、新开至东南亚地区的国际航线和航班,支持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口岸申报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并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过境免签实行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实施。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在东南亚、南亚布局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加工组装基地及资源开发合作基地、营销基地;到非洲投资食品、纺织服装等消费导向型行业和农牧业合作;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扩大能矿资源合作、开展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并购、农牧业合作以及智慧城市等建设;到太平洋岛国开展农业渔业项目合作、绿色能源项目建设。

建设新型合作园区载体。加快推进广东—马六甲海洋工业园、中白(白俄罗斯)工业园等境外重点园区建设。探索与欧美联合建设合作园区,建设“一带一路”专题合作园区。支持、推进中俄贸易产业园规划建设、中德(揭阳)金属生态城等园区建设。

加强重点国别研究。加快研究制定东盟各国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国别投资指南。制订“重点产业+龙头企业+重点目标市场”国际产能合作路线图,引导企业选准国别、产业、时机和方式,科学稳健地开展跨国经营。

改革与创新

助力广东率先引领新常态

随着广东率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全省商务系统要通过改革和创新适应新形势,助力广东率先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深入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探索健全与国际高标准对接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试点,推动出台《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推动海丝沿线港口城市联盟等重点项目实施,建立与沿线国家的自贸园区合作机制,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投资贸易往来。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快合作平台和载体建设。培育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南沙港四期工程、前海自贸新城、国际邮轮母港、国际汽车物流枢纽、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国际保险创新中心、横琴国际旅游岛等重大项目建设。

深化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出台《广东省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做好宣贯和落实工作。支持和指导广州市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做好复制推广。抓好国家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支持和指导广州市做好试点工作。推进广东商务诚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构建良好的商务诚信环境。

深化涉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总结广东自贸试验区和CEPA备案的经验做法,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外商投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在自贸试验区和CEPA项下,探索和推动监督检查、经营信息报告和经营者集中申报等制度实施。探索和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贯彻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试行办法,完善国家安全审查范围,引导外商投资有序发展,建立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落实《广东省境外投资管理实施细则》,简化境外投资备案管理程序。

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跟进落实《广东省促进全省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广东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实施意见》,鼓励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和联动发展,推动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综合保税区,推动符合条件的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为综合保税区。加快在条件成熟的开发区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经验。总结经济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模式和制度创新措施,加快复制推广。

深化商务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推进简政放权工作要求,继续精简审批事项,对涉及中央事权事项争取国家先行先试,衔接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对应事项;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动态管理,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后续协调;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提高行政审批便利化水平。

“十三五”和2016年广东商务工作目标

“十三五”时期,力争到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万亿元,年均增长10%;

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3%;

服务进出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

对外实际投资额超过170亿美元,年均增长10%;

利用外资规模和速度保持稳定,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为实现“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2016年全省商务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以上;

货物进出口总额与上年持平,其中出口增长1%以上;

服务进出口增长13%;实际吸收外资与上年持平;对外实际投资增长10%。

2016年广东商务领域 将出台的规划及新政

规划

我省为做好“十三五”商务及口岸建设顶层设计,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编制出台《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一个省重点规划,及《广东省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广东省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两个部门规划,明确广东“十三五”期间推进开放型经济,推动商务和口岸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理念、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举措等。

推动出台《广东省电子商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广东省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广东省吸收外资“十三五”规划》《广东省对外投资“十三五”规划》《广东省加工贸易“十三五”规划》等若干个行业领域的专项规划。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商务运行分析,开展重大商务战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加强电子商务顶层设计,推动出台《广东省关于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广东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方案》和《广东省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

新政

推动出台《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

出台《前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推动组建自贸试验区法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建设。

推动出台《广东自贸试验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出台《推进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高标准的广东自贸试验区信用信息共享目录清单。

制定《广东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实施意见》,鼓励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和联动发展,推进特殊监管区域优化产业结构、业务形态、贸易方式和监管服务。

推动出台《广东省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交易行为。

推动出台并落实《促进全省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园区国际合作,探索建设开发区标准体系,对经济开发区实施分类指导。

推动出台《广东省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深化内贸流通体制改革。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60225/4356.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