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广州市黄埔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开幕。会议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小华主持。黄埔区委副书记、区长李红卫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次大会将听取和审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广州开发区、黄埔区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并对上述报告作出决议决定。
根据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黄埔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78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广州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37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2%,主要效益指标位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列。据悉,在今年“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黄埔区将按照“北拓、中聚、南优”的总体思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8%,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3.8%。
公布十件民生实事
与此同时,大会公布了黄埔区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涉及医疗、交通、教育及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据了解,为改善群众交通出行条件,2016年黄埔区将实现开创大道与宏明路交叉口立交等工程建成通车。在推进教育文化惠民工程方面,年内将新建刘村中学、长平小学等5所学校,新增学位940个。
会议上来自区各界别的人大代表共同商讨黄埔未来发展大计。其中,位于黄埔区珠江主河道以南、乌涌入珠江口对出的江心岛——大吉沙的发展,成了区人大代表黎广宁的议案主题。据了解,该岛上仍有92户431人居住,靠种植业和水上捕捞为生,24名中小学生每天需要坐船出岛上学,“我建议在保护大吉沙的前提下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增加居民收入”。(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