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广州治理年度榜》今日出炉,招商榜是今年新增的榜单,分主榜和副榜,旨在考察各区的招商力度、招商能力和争夺重点项目的能力。
各区综合竞争力榜单是综合考量各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在该榜考察中,一些区能够胜出靠的是历史存量,而招商榜单独评价过去一年的招商成果,可以与综合竞争力榜单互为补充,相互映照。在主榜———各区招商榜之外,本榜单还设计了一个副榜——— 各区重点项目排行榜,项目是招商落地的一个重要体现。
指标评价体系
招商榜主榜的评价基础是广州11区去年的招商力度和成果,包括四大部分:新落户企业情况、总部企业情况、吸引外资情况、招商力度。 新落户企业情况:综合新落户企业数量、大中型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三者的数据,综合打分。 总部企业情况:包括区原有总部企业,新引进总部企业的发展状况,综合两者数据给出评价。 吸引外资情况:根据各区反映的吸引外资数量或增减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招商力度:根据专职招商人员配置、活动场次和规模、领导是否亲自招商等进行综合评价。 以上四个部分中,根据各区实际状况给予分值,最低的0分,最高的100分。不过四个部分权重各有不同,新落户企业情况权重为40%、总部企业情况为30%、吸引外资情况为10%、招商力度为20%,各区每部分得分乘以权重后相加,得出该区的综合得分,再按得分从高到低进行综合排名。
经过一年努力,广州市晒出招商成绩单:2015年新注册企业10.2万家,同比增长25.1%。其中内资企业10万家,增25.0%;外资企业1361家,增长34.8%。2 0 15年全市新增注册项目101580个,同比增25.1%,注册资本合计5767.8亿元,增长57.7%。新落户项目中,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大型项目62个,增长51.2%;1亿-10亿元的中型项目649个,增长60.2%。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广州这份成绩单算是十分靓丽,但这个大蛋糕落到各区,哪个区分得最大一块?又是哪个区进步最大?
与各区综合竞争力榜单相比,本榜单排名颇具颠覆性。除了天河稳坐第一,增城、从化、花都位置相仿外,其余各区排名来了个大变动,南沙第二黄埔第三,而综合竞争力第一的越秀在招商榜上并不给力,只排第七,同样位于老城区的荔湾垫底了。
去年的招商工作中,天河区在多项分指标和综合得分都拔得头筹,天河区新落户企业3.3万家,注册资本2101.5亿元,其中有111家是大中型企业。其次,白云和番禺新落户企业分别为3.5万户和1.2万户,但大中型项目和注册资本不及天河。在总部企业方面,目前总部企业最多的是天河和越秀,分别是92家和60家。
除了天河这个老实力派,南沙和黄埔去年是最亮眼的两个新星。南沙有自贸区利好条件,黄埔全力推进创新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两区分别吸引不少外资企业和总部企业落户。这两区招商力度也是各区中最大的。
综合排名垫底的3个区分别是花都、从化和荔湾。花都去年在空港经济区上下了不少功夫,但落户企业的注册资本与其他区相比不算太高,而在引进外资方面,同比前一年下降。从化和荔湾缺乏新的产业引领,营商环境也不如其他区,荔湾去年在3D打印产业有明显成果,但受制于产业园用地,产业规模未如理想。荔湾区正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去年出台了8套24个子政策,做好对企业的政策扶持,落实项目服务和全程代办制。
186个重点项目花落谁家?
新开发项目海珠获“双冠”
《广州市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显示,广州今年重点项目186个,计划投资约1056亿人民币,拟推动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三大枢纽项目的建设。南都记者梳理发现:白云区2016年重点项目投资额最多,总计约275亿元;黄埔区项目总数最多,高达5个;而在今年新开发项目中,海珠区实现了项目数和投资总额“双冠”,这主要得益于琶洲地块的规划,多家互联网巨头将落户琶洲。
白云2016年投资额排在首位得益于机场工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2016年将投资近34亿元,预计2018年全面完成。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北段工程)也与国际机场建设同步进行。另外,白云区其他机场相关建设今年投资也达到32亿元,固定投资将成为拉动白云区G D P增速的重要“马车”。
新黄埔则凭借高新科技产业优势迸发出新的活力,华南国际港航服务中心项目、中新知识城九龙新区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知识城知识大道工程等工程占据今年黄埔投资建设总额的大半江山;在10个新开发项目中,涉及到高新技术的占到了9个,符合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大势。黄埔今年的落地项目全市最多,但都是长期工程,大部分都要到2017年左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