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法国诞生了最早的百货商店,极大带动了流通业革命;19世纪以后,美国出现了大批连锁店,带动了新一轮的流通业革命。而“互联网+流通”的潮涌则催生了最新一轮的“流通业革命”。
“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要突破‘硬瓶颈’、‘软制约’,促进线上线下融合。”4月8日,商务部部长助理王炳南在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例行政策吹风会时表示,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主要包括加快流通转型升级、拓展智能消费新领域等七项工作任务。对于其中重要工作之一——发展农村电商,王炳南透露,商务部将从补短板、重上行、促竞争三方面着力。
七项任务五项保障
互联网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4月6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中国要抢占新一轮流通业革命的“先机”。当天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这被称为新一轮的“流通业革命”。李克强说,17世纪法国诞生了最早的百货商店,极大地带动了流通业革命;19世纪以后,美国出现了大批连锁店,带动了新一轮的流通业革命。而“互联网+流通”的潮涌则催生了最新一轮的“流通业革命”。
对此,王炳南表示,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主要包括七项工作任务。
一是加快流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开展全渠道经营,发展体验消费;着力提高百货等零售业态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增强老字号等传统品牌影响力;推动商品交易市场利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拓展服务功能。
二是推进流通创新发展。鼓励发展分享经济新模式,拓展消费新空间;支持发展协同经济新模式;大力发展流通创新基地。
三是加强智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流通基础设施信息化改造力度,推动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补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短板。
四是鼓励拓展智能消费新领域。鼓励构建线上线下互动的体验式智慧商圈;加快实施特色商业街区示范建设工程,振兴城镇商业;拓展智能消费。
五是大力发展绿色流通和消费,推动“互联网+回收”模式创新。
六是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畅通农产品流通;鼓励电商企业拓展农村消费市场,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整合农村物流资源。
七是积极促进电子商务进社区,提高社区商业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水平;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消费功能,统筹建设和改造生活服务网点。
王炳南指出,为了保障上述七项任务顺利执行,“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中还推出五项保障措施,包括创新服务制度保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增强流通领域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健全流通法规标准体系、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环境等。
打造智慧物流体系
在吹风会上,有记者提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的瓶颈,降低实体店铺租金,商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这些要求的落实?
王炳南回应称,物流和信息基础设施是发展“互联网+流通”的基本保障。从目前来看,农村在信息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冷链运输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硬瓶颈”。下一步,商务部将大力发展物联网,打造智慧物流体系,重点突破两个“硬瓶颈”,主要采取四方面措施:
一是继续加大农村宽带建设投入,加快提速降费的进程,继续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解决快递营运车辆规范通行和末端配送等难题。
二是支持流通企业建设农产品流通全程冷链系统,重点加强全国重点农业产区的冷库建设。今年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还将深入开展农产品冷链标准化示范工作。
三是推动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冷链设施的利用率,科学发展多层次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建设商务公共服务云平台,提供公共服务。
四是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
对于在“互联网+流通”行动推进过程中如何引导降低实体店铺的租金问题,王炳南表示,在内贸流通领域,店铺租金占实体店经营成本约30%,近年来实体店铺租金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约为销售额平均增速的2倍,对实体店的经营造成了很大压力。
王炳南进一步指出,上述情况国务院高度重视,对涉及到民生方面的商业设施供给近年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下一步,我们要严格推动文件的落实,并且优先保障涉农的具有公益性的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以及家政、养老、再生资源回收等涉及民生的商业设施。”
三项重点推进农村电商
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目前,在一、二线城市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不少电商企业将目光瞄准了农村市场,商务部未来将如何重点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
王炳南回应称,近3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国务院2015年专门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这项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他坦言,当前,农村电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特别是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网速还较慢;二是农村电商人才缺乏,特别是缺少既懂种植,也会经商,又了解电商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四是农村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王炳南透露,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从三个方面推动农村电商工作。一是补短板,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2016年,财政部和商务部将继续深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作,下大力气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地方整合乡镇一级各种资源,畅通物流渠道。
二是重上行,增强农村电商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更加注重推动农产品由农村到城市的上行渠道,使线下的产业发展和线上电商有机融合发展,拓宽农产品进城的各种门路,带动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促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各地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更加注重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抓骨干,带队伍,加强资源统筹共享。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涉农网站3万多家,其中电子商务网站3000多家。2015年农村地区网购交易额达3530亿元,同比增长96%。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505亿元,发展农村网民5659万人,新增网店118万家。在全国1000个县里,25万个电商村级服务点已建成,农村电商发展态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