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牵手思科 双赢智慧之选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5日

 4月22日,一场春雨过后,太平洋西岸的广州迎来了来自大洋彼岸的重要客人——美国思科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罗卓克一行。在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和罗卓克等人的见证下,跨越重洋的广州市政府与思科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建中国首个以智能制造云产业为核心、年产值规模超千亿元、全球领先的智慧城。

 “多年后回顾,今天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这一合作,罗卓克难掩兴奋,并现场宣布思科中国创新中心总部落户广州。

 那么,思科中国创新中心总部是如何来到广州的?思科到底会给广州带来什么?对此,南方日报记者试图深度解读。

 思科瞄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加大广州布局权重

 22日下午3时许,广州国际金融中心58楼,广州市政府与思科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除东道主广州市和合作方思科公司方面人员,见证签约的不少嘉宾来自国内外著名企业,其中不乏富士康、TCL、浪潮。这些企业和思科的业务各有交叉,不少还是多年的合作伙伴。

 TCL就是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合作伙伴,正是它,让思科进一步深入广州。

 2014年10月,思科与TCL共同宣布投资8000万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广州科天智慧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彼时的广州,也正在积极引资引技引智,而中外著名企业家也纷纷造访羊城,包括安利董事长史蒂夫·温安洛,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等。

 时隔2个月,广州科天智慧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科天”)在广州开发区挂牌成立,TCL的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与思科大中华区首席战略官何军悉数到场。

 2015年5月6日,广州市委主要领导即在穗会见了上述两家公司的负责人,分别是思科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仕炜和TCL董事长李东生。

 会见中,市委主要领导提及,广州正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产业的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希望思科公司和TCL集团发挥优势,进一步拓展在广州的业务,带动相关企业在广州集聚发展。

 而陈、李二人也尤其看重广州,对羊城给出了如是评价——城市功能齐全,产业基础好,市场辐射力强。当时,他们就提出,要“抓住机遇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谋划更高端的合作”。可以说,思科加大对广州布局权重的设想,也在这次会见中浮出了水面。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渐次崛起。近年来,作为老牌互联网公司,思科也在积极应对。

2013年,思科成立物联网事业部,这被看成思科主动应对市场风云的部署之一。同样为应对市场新格局,思科在2014年与中国合作伙伴TCL合资成立广州科天,这是进军商用云服务市场蓝海的关键一招。

 伴随着“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思科中国战略进一步提升,但最终选择哪一个城市作战略支点,尚未最终定型。

 达沃斯论坛期间签署合作备忘录

 由于有广州科天为媒,广州思科恋迅速升温。原因之一,思科看到了广州的雄心,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主动参与全球竞争,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要素,向全球创新链、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2015年6月,即在思科与TCL两个公司负责人到访羊城后一个月,广州市科技创新大会就展示了这样的愿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同年7月,广州市委主要领导到广州科天公司考察,并通过视频与陈仕炜进行了即时见面,正式邀请思科南方总部落户广州。

 4个月后,陈仕炜造访广州,向广州市委主要领导介绍了项目的初步规划方案,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当时,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落下帷幕,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位列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广州承担着全国全省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角色。创新是广州的不二选择。

 2015年12月初举行的广州市十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广州“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了建设“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的新蓝图。

 时间进入2016年1月20日。再次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的广州市代表团,与思科公司相遇在瑞士达沃斯,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的合作进入了关键阶段。

“快速创新,颠覆或者被颠覆。”思科高层十分清醒,无论是技术创新蓝图,还是市场战略拓展,中国的吸引力难以抗拒。

 思科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黄志明在签约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思科中国创新中心总部项目,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制造业升级尤其是智能制造提供服务。

 从“备忘录”到“合作协议”仅用3个月

 “在达沃斯签署合作备忘录到今天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刚好是3个月零2天。”4月22日,签署仪式结束后,亲历整个项目过程的黄志明表示,项目各方面都很顺利。

 签署合作备忘录后的短短6天时间内,思科公司就针对此项目成立了6个工作组:思科创新业务总部落地组、万物互联制造云组,智慧城市规划组、创新研发组、合作伙伴招商组,以及土地规划组。

 中国农历春节前夕的2月4日,正在举行的广州市“两会”正在审议关乎未来5年发展的广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

 同一天,会场之外,思科6个工作组的代表分别与广州市工信委领导,以及番禺区对应的6个工作组进行了第一次对接和谈判。

 思科还带了庞大的“兄弟连”“姊妹团”。今年春节刚过,18家思科合作伙伴就来到来番禺区实地考察,并分别和番禺招商部门就项目落地进行对接。

 思科合作伙伴之一、大同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考察并于4月22日同番禺区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我们也是看重广州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方面的基础才决定投资的。”谈起2个月前的考察,大同股份公司总裁林郭文艳说。

 2月25日,广州市政府主要领导会见来穗的陈仕炜,并希望思科公司发挥在信息化领域的优势,扩大在广州的投资布局。“广州市有关单位要积极与思科公司对接,加快落实与思科公司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推动双方合作取得实效。”会见中广州市政府主要领导这一言语也释放了一个信号:思科项目的落地等事务已经进入了快车道。

 而陈仕炜则介绍了思科公司当前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希望与广州市加强在物联网、智慧城市、制造业、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合作。至此,思科在广州的新布局在公开渠道得以首次披露。

 随后,双方计划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开展商务谈判,拟定并确认合作协议。在此阶段,思科力争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规划建设方案。

 4月,罗卓克按照既定计划访华,并于当月22日在穗见证广州市政府与思科公司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至此,瓜熟蒂落,双方合作修成正果。

 ■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七大看点

 1.投资额上百亿人民币

 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拟建于广州国际创新城启动区的核心区,毗邻广州大学城,覆盖面积约为350公顷。计划投资上百亿元人民币。

 2.年产值规模超千亿元

 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集“产、学、研、商、居”为一体,是中国首个以智能制造云产业为核心、年产值规模超千亿元、全球领先的智慧城。该项目也是思科在华投资100亿美元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可以拉动智慧城区域的GDP翻番,创造过万个知识型就业岗位。

 3.正式运营后有望5年内实现百亿销售额

 思科将投资设立专注于IoE(万物互联)/IoT(物联网)机会的创新业务总部,业务范围包括智能制造、云计算、云服务,大数据等业务的销售和服务。未来5年计划实现总计100亿人民币销售额。

 4.携手“小伙伴”共建智慧城

 思科将携手合作伙伴投资打造创新应用研发中心。搭建万物互联的演示中心,展示思科在全球IoE以及智慧城市领域的实践经验和行业应用。这个平台还将开放给思科全球的生态伙伴,目前已有数个制造商、教育、交通、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独立软件开发商,以及云服务领域的合作伙伴有意入驻

 5.搭建中国首个万物互联制造云平台

 思科将搭建思科美国以外最大,中国首个的万物互联制造云平台,带入思科在智能制造的全球经验,推动全球制造业合作伙伴的业务及服务在广州落地,为广州制造企业在上、下游(设计、研发、供应链管理、全渠道销售)等领域提供云技术服务支持。

 6.提供企业管理云服务和大数据服务

 带动商业孵化,激发经济活力。计划以万物互联制造云服务体系为基础,为此区域的相关企业提供企业管理云服务,及企业业务的大数据服务。并以此为本地企业打造创新的产业设计及创意平台,形成商业孵化中心。并将带动智慧城市、制造业相关的培训、展览等商贸活动。

 7.提供智慧家具、智慧交通、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和应用

 构建智慧、环保、安全、宜居环境:借助智慧城市的ICT基础架构,思科将与生态合作伙伴一同提供智慧家居、环保、交通、教育、医疗等解决方案和应用,将智慧、环保、安全、宜居等概念融合在社区内。

 2014年10月思科与TCL共同宣布投资8000万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广州科天智慧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陈仕炜造访广州,向广州市委主要领导介绍了项目的初步规划方案

 2016年2月4日广州市“两会”期间,思科6个工作组的代表分别与广州进行了第一次对接和谈判

 2016年4月22日广州市政府与思科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2015年7月广州市委主要领导到广州科天公司考察,正式邀请思科南方总部落户广州

 2016年1月20日广州市代表团在瑞士达沃斯与思科公司合作备忘录

 2016年2月25日广州市政府主要领导会见来穗的陈仕炜,思科项目的落地事宜进入了快车道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60425/4544.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