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default/images/logo.jpg)
跨境电商新政“满月”,政策密集调整,触动各路商家的神经。
从第一批“正面清单”到第二批“正面清单”,再到近日新政暂缓一年执行的传言,政策的变动令诸多跨境电商行业内的观望情绪越发浓厚。
记者采访发现,跨境电商行内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从事跨境电商保税进口的企业进入去库存时期,不敢进货新品的同时交易量也在逐步走低;另一方面,如京东等具备实力的跨境电商企业纷纷布局海外仓直邮,香港设仓成为热门之选。
行业专家认为,跨境电商是政策密集型行业,“从乱到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加速穗港澳合作是广州跨境电商巩固基础、实现增长的重要路径。
现象——保税进口处理货量出现下降
“与去年同期相比,保税区内一仓难求的场面已经不多见。”一名跨境电商企业人士感慨。
白云机场一保税物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从4月8日新政落地后,仓库的整体运营保持平稳,但企业处理货量的下降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区内企业每天上线处理的货量顺势下滑40%—50%。
2016年,该公司B2C业务新政前处理量峰值可达2.8万票/天,平峰期也达到1.8万票/天,新政后,截至目前平均每天9000票左右的处理量,峰值也只有1.7万票左右。
据了解,该公司货仓主要服务直邮企业,负责飞机卸货后临时理货和中转通关流程,并不长时间备货。即便如此,受政策等因素影响,一些仓内企业减少流转速度。“去年曾经出现一仓难求的场面已经一去不返,目前尽管能保持100%的出租率,但市场活跃程度大打折扣,有些中小企基本处在观望状态。”他表示,如果情况不乐观,不排除调整仓储的价格以吸引企业。
新政指出,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需要按货物验核通关单、“二线”出区时免于验核通关单,另外直购商品免于验核通关单。但诸多企业反映,保税区进关商品难以获得通关单是导致处理量大降的原因。
“新政对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参照一般贸易的监管模式,要求在通关环节中增加报送通关单,而通关单需要产品在质检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开具。备案手续需要的时间,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广州跨境电商协会人士介绍道。
卓志是从事保税进口的大型供应链企业。卓志跨境电商业务CEO李金玲认为,时下,行业持观望态度者众多,尤其是中小商家的信心受到影响。她告诉记者,因通关单等难题,卓志保税进口业务近期下滑了近50%。“大家都在等政策,目前是去库存,新的货物也不一定能进仓。”
应变——企业转向投资周边海外仓
由于直购进口商品免于验核通关单,业内认为海外建仓,发展直邮模式成为跨境电商进口的重要途径。包括香港、日本、韩国、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海外仓受到跨境电商企业的关注。
优宜趣供应链联合创始人曲晶表示,该公司在去年成立时便预料到保税进口的变动,因此集中力量发展直邮进口,拓展中高端消费客户。特别是借助广州毗邻香港的优势,提前部署了香港仓,以此作为全球商品进入华南的中枢。由于新政的变动,不少企业已经把注意力转向海外仓直邮,尤其是香港直邮,因此,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香港仓的租金也会水涨船高。“新政之后,包括奶粉、纸尿裤等产品继续热销,说明市民的消费习惯已经培养出来,直邮的消费市场比较乐观。”她说。
记者了解到,包括苏宁易购、唯品会、亚马逊等巨头早前均在香港设仓,而先前备受德运液态奶进仓困扰的京东今年也在香港设立仓库。京东消费品事业部总裁冯铁今年4月份发布京东全球购2016年战略重心进一步强调海外仓建设,她称京东全球购已在荷兰、香港建立海外仓。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与保税进口相比,海外仓直邮模式必须得面对物流成本上涨、监管不到位、异地法律风险等挑战。而且,对于缺乏资本而又亟需转型的跨境电商中小企而言,该路径似乎难以成行。
李金玲认为,海外仓直邮只能作为补充,难以取代保税进口成为主流,原因有二:物流成本高和配送时间较长。“海外仓每个包裹物流费用相当于保税进口的两倍,用户能否适应这样购买模式是个很大的问号。”她表示疑问。
期待??穗港澳合作成为发展新动力
新政后,并非行内商家持观望态度,港澳企业积极进军广州跨境电商成为亮点。
就在自贸区一周年之际,霍英东之孙霍启文便在南沙开启了“自邮行”跨境商城。该商城以港资建设、港人运营、港货精品为卖点,并引入权威第三方质量认证机构——香港品质保证局(HKQAA)监管,在南沙跨境电商市场独树一帜。
面对来自香港的竞争对手,风信子方面并不担心,风信子跨境购中心市场部副总经理蔡青青认为,资本的进驻恰恰表明了市场对跨境电商的信心,与港澳企业的竞合,有利于推动行业在采购渠道、中间环节、物流服务等方面提升。
从今年商务委赴港澳的投资推介会上,几家港澳企业都对在南沙自贸区开展跨境电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希望与广州本地企业深入交流。事实上,在微妙的穗港澳跨境电商企业互动中,竞争的另一面是合作,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发挥穗港澳协同作用才能做大行业蛋糕。
蔡青青给出一组乐观的数据:在新政后的一个月内,风信子跨境购中心人流和销售没有下降,相反,因为举办了自贸区一周年等大促,整体业绩有一定的上升,场内商家有一定压力,但也通过不同的通关模式优化SKU。“我们已经开动了1.5期商城,至今商家进驻仍然火爆。”蔡青青说,结合新政变化,风信子计划今年底增设跨境电商B2B商城,为有实力的商家提供集合货物集散、现场展示等元素的平台。
“回归商业本质就是流通条件、地理位置的竞争,毗邻港澳就是广州的一张王牌。试想,港珠澳大桥完工后,香港仓的货物可以几小时内到达广州清关,并在一两天内送达华南客户的手里。”曲晶说,这相当于以直邮模式享受到保税进口模式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