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近一年 企业报关报检时间缩短2/3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2日

2015年6月,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到本月将满一周年。一年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给广州带来了哪些变化?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口岸部门和相关企业。

据广州市口岸办介绍,过去一年中,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了升级换代,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企业在“单一窗口”一个平台就可以办理21个部门的相关业务,接收多个部门的审批回执。真正地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助力大通关体系建设。而企业效率提升了、成本下降了、效益提升了,光是报关报检时间就可缩短2/3,此外还得到了政府减免报关、报检等费用的实惠。

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打开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页面,陈素文很快进入了“货物申报”板块,在记者面前娴熟地演练了一票货物的申报流程:“过去报关、报检必须经过两个平台,各用8分钟,现在只在一个平台就可以完成录入,且只需要3分钟就可以完成。”

陈素文是威时沛运货运(广州)有限公司南沙分公司的高级经理,在南沙从事报关代理工作已经超过10个年头,明显感受到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带来的便捷和效率。

过去,威时沛运的工作人员必须在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税务等不同窗口办理业务,甚至还得在各个窗口之间奔跑。

“单一窗口”的出现,真正地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大大地提高了通关便利性。去年6月,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后,将国际贸易涉及的海关、海事、检疫、边检等21个部门纳入到一个公共平台。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只需填一张表,后台会自动派送到各部门,审批完成后,返回来也是一张表。

“货物申报是我们公司日常处理最多的一项业务,每年要处理近3万票。”陈素文说,进出口货物报关报检分别由原来的169项、165项减少到115项、118项,实现报关、报检数据一次录入,无客户端限制,减少企业重复录入,特别是可以用Excel导入,时间可缩短2/3以上。这相当于过去3个人完成的工作量,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了。

力争年底企业上线率达100%

今年4月,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本上线,业务模块从1.0版本的货物申报、运输工具申报、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查询4个方面的基础上增加了舱单申报、国际邮件快件、国际会展等8个板块,一举拓展至12个业务板块。

业务板块增多了,“单一窗口”给企业的实惠也更足了。

广州市口岸办主任刘曦告诉记者,广州“单一窗口”作为政府主导的非盈利性公共服务平台,免收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报关、报检的口岸相关服务费用,由地方财政每年拿出近2亿资金进行补助,使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

记者了解到,广州口岸相关免收费用项目,包括报关环节的报关系统安装费、数据传输处理费和系统维护费等综合费用;报检环节的检验检疫报检电子申报平台服务费、报检软件服务费、数字证书费等费用;广州电子口岸原运营的国际航行船舶舱单申报等费用。免收力度最大的是报关环节,通过“单一窗口”报关,自理报关企业每票可省35元,代理报关企业每票可省下25元。“光是这一项,我们一个月就可以节约10万元。”陈素文告诉记者。

得到实惠的不仅仅是报关企业。日本电装株式会社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广州的一系列改革,让他们一年就能省70多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单一窗口”2.0版上线后,企业反映强烈,广州口岸范围内各船代、理货公司、相关码头基本均已申请开户,业务快速增长,上线1个月,已完成各类舱单申报9.66万票,运抵、理货报告39.09万箱次,国际邮件快件总运单申报91.4万票。

“接下来,广州市将进一步完善扩展平台功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全力推动口岸申报数据统一和标准化、口岸执法流程再造和优化。协调驻穗各查验单位全面使用‘单一窗口’,使企业用户只面对‘单一窗口’一个平台,力争年底实现企业上线率达100%。”刘曦说,未来还将按省的统一部署,在全省各类口岸全面推广广州“单一窗口”,为全国“单一窗口”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60602/4656.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