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发表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白皮书还提到,我国正积极培育北斗系统的应用开发,打造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北斗产业链,提升卫星导航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与北斗系统发展同步,也成长起了海格通信、中海达、南方测绘、泰斗微电子、广州润芯等一批在国内卫星导航通信领域保持着技术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企业,以及一大批北斗技术大众应用型的企业形成了北斗产业“广州军团”。在行业内企业家看来,白皮书短短5800字内容,诠释了国家未来发展北斗产业的全面规划,更留出了巨大的行业发展想象空间。
作为国家北斗二号系统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海格通信北斗导航事业部主任刘彦曾参与国家“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北斗产业规划的制定与推进。他认为,广州目前在系统建设和产品应用领域都具备了规模大、技术领先、业内影响力大的企业。面对我国北斗产业化的机遇来临,业界建议政府积极推动在关键领域示范性地应用北斗技术,以大众市场发展带动广州形成全国领先的北斗产业集群。
产业规划蕴涵巨大商机
4年后实现全球化覆盖产值将达2400亿元
一年前,广州空天野外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广州开发区TOPS众创空间注册成立。怀揣着打造中国式“黄石国家公园”的梦想,这家创客公司将北斗的位置服务平台和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应用于野外区域的生态大数据采集工作。通过空天的设备,可以在42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内,采集动植物体征信息进行生态保护,以及为进入区内的科研人员、车辆提供通信安全保障。
白皮书中提到的“持续建设完善星基和地基增强系统,大幅提高系统服务精度和可靠性”、“基于北斗增强系统,鼓励采取商业模式,形成门类齐全、互联互通的位置服务基础平台”等内容,让空天通讯企划总监陈驰十分兴奋。她告诉记者,从国家层面来推进位置服务高精准化、低成本化,才能支撑更多的小型的细分领域应用类企业发展。
对于白皮书的发表,刘彦也感到十分振奋。他带领的团队自主钻研北斗应用研发15年,目前已发展至今300人的规模。作为拥有近60年军工历史的海格通信,也构建起了从天线、芯片、模块,到整机和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其中,整机产品在特种行业的市场份额排名国内第一。
“海格通信作为广东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单位,未来我们将积极承担起国家北斗系统建设的任务,研发团队也会随着产业链铺开而快速扩大。”刘彦表示,白皮书中的“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方面强调独立自主研发,另一方面要推向国际化应用。“随着北斗系统全球化应用推广,我们的产品也会走向国际化。”
根据《卫星导航产业规划》,到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其中北斗产业的贡献率至少达到60%;对应2020年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也将为广州的北斗应用企业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
细分行业龙头在广州
自主芯片及高精度导航设备销量全国领先
如果北斗系统是一双在太空中的“千里眼”,像海格通信一样的北斗应用企业则让北斗看得更广更深。无数个日与夜,刘彦团队的身影穿梭在崇山峻岭中,在无边的荒漠和汪洋大海上,不断地将北斗导航用户机对着南方的天空进行调试,从而记录下设备在不同复杂环境、不同地理位置的运行数据,使导航数据更加精准。
根据海格通信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卫星通信综合实力保持行业前三名,掌握了射频模块、动中通天线、民用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设备等重要产品技术。同时无线通信业务在军民市场齐头并进,其中民航、交通部等民用行业应用市场去年实现10亿元新签合同。
从北斗产业链来看,上游包括芯片、天线、GIS、地图等基础产品,已进入规模应用阶段;中游为手持型、车载型、船载型、指挥型等各类应用终端已经广泛使用在各个行业,品类已初具规模;下游的运营服务和系统集成业已在各领域进行探索应用。
相应的,广州的多家企业在北斗产业链中皆占据极为有利的市场地位。在上游领域,海格通信旗下广州润芯生产的北斗射频芯片、泰斗微电子设计的北斗基带芯片皆位居国内市场销量前列。在终端产品市场上,中海达与南方测绘占据了国内高精度导航设备市场的主导地位。
通过26年发展,南方测绘已成为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测绘仪器、地理信息产业集团。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卫星之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去年到访南方测绘集团总部时曾表示,“南方测绘一年产值近25亿元,如果多一些这样当量的企业,最初我们做北斗导航系统报告时的产业梦想,可能很快就实现了!”
政府推动做大产业优势
嫁接传统产业市场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西南、西北、武汉、长沙等地基本形成了多个北斗产业群,各地都在采取一些扶持本地企业的政策。”在刘彦看来,面对北斗产业化发展的机遇,广州可以在用户端发力,挖掘应用市场的潜能。
刘彦介绍,过去十几年来,广东省及广州市两级政府在扶持北斗产业做了诸多有效工作,泰斗、润芯两家企业皆由省科技厅专项扶持资金投资建设。在2011年,广州市公务车管理系统是国内首个应用北斗技术搭建而成的民用车辆管理系统。未来,期待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层面的号召,在市场调查、行业规范、重点企业扶持方面持续助力。
白皮书中提出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构建产品品质体系,未来将从标准法规、发展规划、政策、测试评估、市场准入等产业政策与行业标准规范方面,推动我国卫星应用产业规范化发展。刘彦表示,国内北斗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在现有市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集中扶持本地优质企业,引导开展资本并购进行资源整合。
陈驰认为,与上海的基础系统研发建设不同,珠三角的北斗产业特点就是擅长市场应用,但最终还是要以市场作为龙头带动技术发展,广州应继续抢占终端产品、可穿戴设备、应用推广的市场前沿。
本月初,空天通讯和暨南大学的信息学院合作,设立非常规通讯的联合实验室。陈驰介绍,广州企业之间、校企之间如何形成合力也十分重要。空天是初创企业,发展过程中,泰斗微电子也对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北斗的产品、应用思路都是大家一起来沟通,泰斗微电子给了我们北斗技术支持,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