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回落主要原因:经济三期叠加的压力、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前三季度最新的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好于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言,前三季度数据中,投资以及消费的力度都有所下降,而进出口数据则出现改善。
经济结构调整阵痛超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三季度增长速度回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去年同期对比基数比较高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因为三季度以来,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多年积累的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仍比较突出。二是今年以来房地产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有所增加。这两个因素短期来看都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虽然三季度GDP增速略有放缓,但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
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
盛来运表示,虽然三季度GDP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和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以就业形势为例,今年1~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目标任务。物价指数方面,1~9月份CPI同比上涨2.1%,总体上比较稳定。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91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各项增速均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其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8527元,同比名义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044元,同比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3120元,同比名义增长12.1%。
GDP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7.4%
今年预期增长目标能否完成?
中国政府将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今年以来,只有二季度增速达到了7.5%,一季度和三季度都在这一水平线以下。昨日,针对“完成7.5%左右的预期目标是否有难度”的问题,盛来运先是笑而不答:“你认为呢?”在记者的追问下,他补充道:“应该是在这个合理区间吧。”四季度经济会有所回升吗?盛来运坦言:“我估计平稳运行可能是主基调。”
CPI
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涨2.1%,总体比较稳定
通货紧缩的苗头出现了吗?
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自今年4月份后再度回落到2%以下。尽管如此,盛来运认为,称中国经济将出现通货紧缩“证据不足”。“通缩一般是指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物价的持续下降。但是,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保持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速度。”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2.5%,住宅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住宅销售面积等数据全面下降
房地产市场会怎样?
盛来运介绍,今年房地产分化调整的态势仍然在持续,但是从全国总体上看,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幅度相对比较温和,三、四线城市调整的幅度要大一点。“9月份房地产的市场还是有积极变化的,主要是销售量有所回升,价格降幅有所收窄。当然,政策的效应还会持续发挥,后续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还要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