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对外开放 建设大通关体系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3日

自贸区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对自贸区也有不少着墨。2日下午,在广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分组会议上,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主动谈及自贸区。他表示,将构建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学习TTP或TTIP规则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去年GDP首次破千亿元

“2013年,春华书记对南沙的要求是:‘看准了就干’;2014年春华书记在省委全会的报告里对南沙的要求是:‘取得实质性突破’。”会上,丁红都回顾了南沙过去一年的发展状况。2014年,南沙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过60%,财政收入增长19.6%,GDP增长13%;工业增加值是15%,地区生产总值第一次过了1000亿元。“所有增速都是全广州第一。”

据了解,去年南沙、前海、横琴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给予南沙15条政策。去年底南沙“金融15条”发布,有了“海关16条”以及质检总局的相关支持政策。“各方面的机制体制打通以后,就有了好的条件。”

据悉,“海关16条”去年下半年实施以来,南沙出口增长51%。“在去年进出口下行压力巨大的背景下,这样的增长数字是不得了的。”丁红都说。

而“金融15条”政策发布以来,决心落户的金融(主要是类金融)企业有80多家,目前还有26家在谈,已经签协议了。

“南沙干部要对得起‘广州的未来’的称号”

去年底,南沙正式获批成为自贸试验区。而广州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南沙是其中的支点。“这是南沙的两大机遇。”丁红都说,近期省委书记胡春华到南沙调研时指出,在广东自贸区中,南沙的面积达60平方公里,超过了一半,因此要求南沙要走在前列,给党中央一份满意的答卷。

丁红都表示,南沙同时是国家级新区,经过努力又被纳入自贸区,得到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下一步要通过艰苦奋斗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南沙的干部,要对得起‘广州的未来’的称号。”

那么,南沙新区、自贸区要承担什么样的使命呢?丁红都说,“今年1月5日,李克强总理到南沙视察,要求南沙继续发扬广东在改革开放中敢闯敢试的拓荒精神,为全国创造经验。这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的要求。”

“目标有两个,一是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另一个则是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深化与港澳的深度融合。”丁红都如是说。

5个省会城市响应“无水港”建设

那么,怎么达到上述目标呢?“现在的考虑有10个方面。”在会场上,丁红都讲述了其中的6个方面。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则是,构建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以此推动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目标是最高水平对外开放,或者说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最先进的是,目前正在谈的TTP(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即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或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即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也包括正在进行的中美投资贸易协定谈判,我们的目标就是对准这个去学习。”

然后将围绕投资贸易便利化,对外商投资实施准入前负面清单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同时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促进口岸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三互”合作机制,建设高效的大通关体系。此外则是在CEPA框架下,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措施。

第二,围绕如何强化广州所确定的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相互融合的格局做文章。丁红都认为,南沙要在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在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围绕这些目标来展开南沙的功能设计,目的就是要迅速提升大珠三角地区对全国乃至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这方面南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其中南沙港区已经拥有60多条国际航线,与国内国际的航运中心等多有合作。南沙港区超过15万吨的深水泊位已经有12个,“南沙疏港铁路今年动工很容易了”。

据了解,今年南沙还将推进南沙港三期和四期工程,以及江海联运码头、邮轮母港码头等重点项目,积极开辟国际班轮航线,合理布局建设内陆无水港网络,“目前已经有5个省会城市响应”。下一步将利用好广州航运交易所这一资源,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规划建设航运物流集聚区,发展大宗商品贸易,强化国际中转、航运交易、航运租赁、航运金融服务等功能。

“一颗公章管审批”

广州市委全会提出,广州要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的主力军作用。“自贸区就是要强化这一主力军作用。”丁红都说,这就是其所讲的第三方面,目的也是提升大珠三角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国际门户水平。广州作为世界大都市协会的亚太总部,可在城市外交中引入经济功能。广交会、留交会在自贸区建设可起支撑作用。打造一批对外开放平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建设沿线国家港口城市联盟。同时可以打造“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的综合一站式平台,聚集专业服务。

第四方面则是体制机制改革。下一步南沙将制定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实施“多证联发”,公布行政审批清单,做到“一颗公章管审批”,以达到“特区速度”。同时,在审批改为备案之后,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一支综合执法队伍管全部”,并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第五方面就是要推进金融开放创新。丁红都表示,“金融15条”有60多条实施细则,目前已公布的细则,有三分之一已经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包括融资租赁政策。“据了解,全球融资租赁市场份额达到10万亿美元,美国占了四成,而中国占了约0.5成,所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第六方面,与港澳深度融合。“不久时间内,将有一个更具体的描述。”目前双方通过资讯、科技、专业服务、航运物流、研发、金融、贸易等展开合作,共同拓宽国际市场,提高资本的自由流动,实现外向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强化大珠三角在国际供应链、价值链中的配置作用。

■相关

南沙团人大代表呼吁:

今年兑现《南沙新区条例》 “放权”承诺

“简政放权”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之一,也是2日南沙团讨论的热点之一。

“《广州市南沙新区条例》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很希望看到《条例》实现、落地,形成一个权力清单。”广州市人大代表、南沙区区长袁桂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按照规定,是《条例》生效一年以内,市政府给南沙新区的权力清单要公布。”广州市人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陈小清插话。

他们所说的“权力清单”,是《广州市南沙新区条例》的一项规定。根据该规定,南沙新区管理机构根据国务院及其行政管理部门、省人民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的决定,行使其委托、下放或者以其他方式交由南沙新区管理机构行使的行政管理权。广州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本条例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制定交由南沙新区管理机构行使的市级审批权限、执法权限目录并明确南沙新区管理机构的其他具体行政管理职责、公共服务的范围以及市人民政府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南沙新区的职责,向社会公布。

去年9月1日,《条例》开始实施,但是该“权力清单”仍未公布。

“现在迁移树,15棵以上都要报市里批准。”袁桂扬举例“吐槽”。

“那你可以搬14棵嘛。”广州市人大代表、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兆兹笑着说。

“我们就不希望搞这种变通,希望正正当当地做。”袁桂扬说,南沙要先行先试,必须简政放权。但是“下级向上级要权要不了,有些部门真是‘利益固化’,一说起这事就说这不行,那里有规定,有些下放也是初核的权限,最终审核还是在上面。”

“我就这个事情追过袁区(指袁桂扬)好几次了。”罗兆兹在发言中也希望《政府工作报告》能够加上简政放权的内容,即“兑现《南沙新区条例》,制定并公布下放给南沙的权力清单。”

“准确讲不是权力下放,而是市政府授权南沙行使市级权限,所以应该这么加:‘兑现《南沙新区条例》,制定并公布市政府交由南沙行使的权力清单’。”陈小清说。


“《中新知识城条例》也是一样,这两个条例都是落实的不好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树坚则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要把《中新知识城条例》也加进去。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50203/3453.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