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资源打造“金融高地”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4日

连日来,自贸区的“热度”不减。在广州“两会”的会场上,人大代表纷纷针对自贸区提建议、出点子。

有人大代表提出,自贸试验区的服务贸易举措方面,还要有所提升,“应该大挥一笔”。而南沙怎么借自贸区东风发展金融产业的话题也备受关注。对此有代表就建议,广州应该集聚资源,在南沙打造“金融高地”。

建议一 服务贸易举措仍要提升

跟进落实好部际联席会议确定的15条支持事项,力争启运港退税、汽车整车转口保税、跨境人民币贷款、离岸数据服务等政策获批实施。制定实施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建设航运物流集聚区,加快南沙港三期、四期及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等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南沙港铁路建设,与周边地区联合共建“无水港”……

3日审议的《关于广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中,自贸试验区建设被列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内容。“报告提到的投资、金融、货物贸易三大领域的举措都很好。”市人大代表、广州海关副关长赖树佳对金融15条、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等举措都比较认可。

 “外商来投资之前,应该享受同我们国家的企业一样的待遇,但有些需要进行保护或暂时不让涉足的领域,就要列一个负面清单,这样外商就可以理解,如果不列负面清单又不给同等待遇的话,他们就意见很大。”赖树佳还认为,货物贸易便利化、保税物流等问题也在报告有体现。“这要解决如何使得货物的仓储发配、进出口障碍更少、成本更低、适应贸易习惯等问题。比如货物暂时存在这里以后再发配到其他地方,需要制度允许它这么做,这也是适应贸易惯例”。

不过,在赖树佳看来,报告在服务贸易方面的举措仍要提升,“服务贸易方面的举措应该大挥一笔”。“要按照国际新惯例、新规则制定服务贸易举措。”赖树佳认为,香港是一个国际惯例比较集中的地方,很多国际惯例在香港都适用。“香港可以做的服务贸易,我们在自贸试验区里也可以引进试验。”

具体而言,服务贸易的法律、会计方面,以及社会公证业务如资信调查,甚至社会义工、慈善、医院建设、学校建设等一套规则,都可以在自贸区做试验。

建议二  发展金融要避免“撒胡椒面”

来自金融界的市人大代表林苹表示,广州在建设金融强市上,与北上深相比,落后许多。如今,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发展飞速。广州能否把这些新兴产品的核心金融机构总部吸引过来?

在这一块上,自贸区的落地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我们公司本来想去上海开设子公司,我也对比过各地自贸区政策发现,政策其实很简单,可以复制,但广州必须结合本地特色提升吸引力。”林苹认为,广州亟待提升软实力。

 “天津方面曾向我们抛出绣球,当地政府提倡保姆式管理。所以,广州政府也要思考:我们有没有贴心的服务思路?优惠力度够不够?吸引力大不大?”林苹说。

借着自贸区的东风,南沙金融创新15条已于去年公布。而在南沙团,广州市人大代表王大在也建议,南沙应借这样的好机会,集聚资源打造“金融高地”。

王大在表示,深圳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2014年增速超过10%,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超过广州也是一两年的事情”。同时他分析,深圳产业结构与广州有很大不同,在电子科技、金融等方面已经非常突出,深圳所拥有的华为、腾讯、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都是全球化的企业。

王大在说,南沙与前海、横琴一样,都拥有全省最好的金融政策,目前金融对于广州来说相对稀缺,所以应该集聚在南沙发展。

不过,越秀有金融街、天河又有金融城。对此,王大在建议:“不应该‘撒胡椒面’,各区应该错开竞争,避免争抢蛋糕。”

建议三  将南沙纳入城市公交一体化中

交通是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交通发展滞后于区域发展需求是当前南沙发展中的一大瓶颈。

3日上午,在广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分组会议上,广州市人大代表、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兆慈也表示,南沙“很缺公交”。

“原来有一条线到我们那边的,在不到一个月前就停掉了。”市人大代表谭伟兴插话。他口中所说的那条公交线,即从越秀南开往南沙百万葵园的公交专线。

罗兆慈说,2008年其担任南沙区区长时,区内公交线是649辆公交车。经过几年的发展,南沙区内公交线路变为59条,车辆377辆,跨区线路25条,车辆311辆。

而从南沙到广州中心城区的原来有2条线路,分别是越秀南到百万葵园对开线路,每天4班;以及珠江街道海珠客运站对开线路,每天8班车。

据了解,今年1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快线开通,该线路为蕉门公交总站与天河南二路对开。但是,刚新开了一条线路后,“开了十几年的临时交通线路‘越秀南到百万葵园’的交通线却停了,所以到中心城区仍是2条线路”。

罗兆慈同时还提供了一组数据:广州开发区有160条公交线1200辆公交车,其中到广州市中心城区的有49条线,高峰时段为510分钟一班,夜班30分钟一班。

二者相比,南沙现有的公交线路和公交车总量,不及开发区的一半。

如今,获得了新区和自贸区叠加优势的南沙,被定位为“广州的未来”。“可是,我们的交通还是很落后。”罗兆慈说,他本人是交通系统出来的,上世纪70年代,吕田、新丰、龙门都有公交线路(到广州),南沙搞得这么现代化的城市,公交如果还是那么落后是说不过去的。当年南沙刚开始开发时,就开通了南部快线,65公里,投入了70亿元。“任何发展都离不开交通。”

为此,罗兆慈建议,南沙新区应该有专门的公交规划,使南沙纳入大广州的城市公交一体化中,同时财政也要落实,让各个镇街都有专线到市区。“我们自己也向区长提过建议,我们也可以增加一些投入,先把交通线路铺出去。”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50204/3460.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