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自贸区加速与国际规则衔接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4日

自贸试验区建设将搭建与国际规则衔接的制度框架,广州将筹划设立航运保险、健康保险等创新金融机构,科技创新活动将列入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这是广州今年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3日,广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了市发展改革委提交的《关于广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06.87亿元,增长8.6%,今年的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8%。审议当天,南方日报就广州市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特别是2015年广州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上有何新的举措,对话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

 ■2014年经济运行情况

去年全市全年地区 生产总值增长8.6%

广州2014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如何?报告显示,2014年全市经济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的平稳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与此同时,在市场环境较紧、全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尽管广州经济增长快于全国、全省,在国内主要城市中排位也相对靠前,但GDP完成情况与预期目标仍存在差距。

具体而言,去年广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06.87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233.5665.02,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三大需求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3%,城镇登记失业率2.26%,均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源于广州地区财政预算收入4834亿元,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1.53亿元,增长8.7%(可比口径12.9%),税收占财政收入80.1%。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关键词 内外需协调增长

国有投资增速2011年以来最高

2014年,广州组织了重大项目开工(竣工)动员会,实施重大项目挂点跟踪服务,其进展情况如何?根据报告,去年136个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110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889.50亿元,增长14.5%。投资结构有所优化,民间投资增长24.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7.1%,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增长23.7%,是2011年以来最高增速。

在去年启动电子发票试点,实施社区商业“双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和农村“万村千乡市场”等工程的情况下,广州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4.87万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97.85亿元,增长12.5%

新兴消费也在快速增长,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63.1%,通讯器材等新兴消费品增长34.1%。天河商圈集聚1万多家商户,进驻200多个一线品牌,广州第4次获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

去年全球贸易发展弱于预期,外经贸形势不容乐观。广州实施了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系列政策,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验收,使得广州的外贸发展得到了较好的提升。2014年商品进出口总值1306亿美元,增长9.8%,其中出口增长15.8%。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去年跨境电子贸易进出口13.1亿元。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优

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  拉动社会投入155亿元

目前,广州正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加速调整,新兴产业处于培育期,导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报告认为,目前广州的产业层次不高,金融、总部经济、科技和人才存在明显差距;工业大项目少、投资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投资率较低,投资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劳动力、土地综合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报告显示,广州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4%,达到10862.94亿元,占GDP比重65.02%。体现中心城市功能的金融业、会展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均保持较快发展,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新设立法人金融机构12家,新增上市企业6家(总数达到10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6家,新认定总部企业52家,总数达328家。

在工业生产方面,广州去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2万亿元,增长7.9%。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8.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约52%,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10.3%,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值增长7.4%,石油化工制造业产值增长8.0%。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001.36亿元,增长9.1%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去年安排落实40亿元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拉动社会投入15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650亿元,增长12%,全市3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内企业产值超过4200亿元。

广州去年还组建了工业机器人、生物3D打印等11个校地协同创新联盟(中心),其中全国首个生物3D打印人工硬脑膜产品获得国家注册认证。此外,去年全市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14589件(增长20%)、授权量4590件(增长13.2%)。

关键词 营商环境优化

新增注册资本金108.7%

在政务环境、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等方面,广州着力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广州去年动态调整99项行政审批、备案事项,“综合受理、集中审批”试点取得成功并向全市推广,行政审批网上办理率达95.7%

除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外,广州去年还扩大了“营改增”试点,取消或降低1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通过减税清费为企业减负285.5亿元。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也得到全面铺开,新设立市场主体和新增注册资本金分别增长28%108.7%

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广州去年将65户直接监管国有企业整合成32户。2013年下半年以来化解存量债务800亿元(其中,市本级552亿元,区248亿元),存量债务削减26.7%,有效化解系统性政府债务风险。

开放合作方面,包括南沙片区在内的广东自贸试验区获国务院同意设立的同时,广州去年还深入推进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等合作园区建设。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对外投资31亿美元,增长70.7%,其中越秀集团在香港投资项目金额达11.45亿美元(2014年增资6.45亿美元),是广州迄今最大的非金融类境外投资项目。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51.07亿美元,增长6.3%

关键词 民生发展

9个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民生福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报告显示,广州去年市本级财政用于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经费占支出的76.3%,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民生发展指数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一。

教育方面,广州去年开展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特殊教育普及计划,9个区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并实现市、区两级45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开放,受惠群众580万人次。

广州去年还在7个区开展医联体试点,214家政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并在全国率先构建了基本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慈善和应急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商业保险补充医疗救助5个层次的立体化医疗救助体系,医疗救助金额每人最多可达33万元。

住房保障方面,广州去年筹集保障性住房(含租赁补贴)1.56万套(户)、基本建成1.96万套(含往年开工),农村泥砖房和危房改造9000户,并安排4.85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对北部山区农村进行帮扶。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有突破。广州去年全年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438亿元,增长16%。白云机场第三跑道竣工验收,2号航站楼及附属工程完成基础施工,海珠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通车。同德围南北高架路、花城大道东延段(首期)潭村隧道等重大市政路桥项目竣工,新化快速路南段(大学城至化龙)建成试运营,金沙洲等重点区域交通路网建设取得实效。新开100条公交线路,新增1000台公交运力,新建50公里公交专用道。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建设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框架

南沙自贸试验区建设无疑是今年广州的重点工作。广州将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搭建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机制体制。

同时,跟进落实好部际联席会议确定的15条支持事项,力争启运港退税、汽车整车转口保税、跨境人民币贷款、离岸数据服务等政策获批实施。制定金融改革创新15条政策实施细则,落实海关监管“14+5”创新事项和检验检疫8项举措,完善操作细则,明确年度任务。

在打造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方面,广州将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建设航运物流集聚区,加快南沙港三期、四期及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等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南沙港铁路建设,与周边地区联合共建“无水港”。

广州还将借鉴天津等地做法,争取发展融资租赁创新业务。做好企业注册配套服务,优选和引进一批符合自贸试验区功能定位的重大项目。立足港口优势,推进装备制造领域项目建设,加快壮大临港产业。

关键词 产业高端化发展

筹划设立航运保险、健康保险等创新金融机构

服务业发展政策今年将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广州将以金融和总部经济为着力点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大型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在扎实推进国际金融城、民间金融街等功能区建设,大力引进一批金融保险机构的同时,广州还将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航运金融、汽车金融等创新业务。值得注意的是,广州今年将筹划设立航运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等创新型金融机构。

在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广州还要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今年广州将适应工业4.0时代的新趋势,落实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3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全市工业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方案,加快食品、医药、化工、家具、纺织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提升装备制造发展水平,以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航空装备等为重点,培育壮大制造业新增长点。

新业态发展将有分类支持政策。广州今年将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等优化类新业态发展,引导汽车服务、总集成总承包等提升类新业态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拓展,扶持3D打印、卫星导航、大数据应用等培育类新业态。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新环保等重点领域,广州将加强产业发展资金、产业用地等倾斜支持。

关键词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列入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

报告显示,广州今年将申报筹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启动申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点相关工作。实施财政科技经费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年底孵化器增至100家,孵化器面积增至600万平方米。在十大重点产业领域筛选一批创新主力企业,财政资金相对集中支持,带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科技创新能力将成为招商选资和予以企业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科技创新活动将列入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引进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全年新增创新型企业2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上市科技企业10家。实施支持个人创新政策,以创新促进创业,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局面。

广州还将组建一批协同创新联盟,推进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技术交易所建设。制定技术成果股权化政策,建立创新成果和技术期货交易机制,按市场规则实现成果评价、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

    同时,给予科技创新项目贷款贴息支持,引入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明确广州基金安排适当比例投入科技创新并合理让渡收益。发布全市各区、在地高校、科研机构创新指数,营造激发科技创新的氛围。

关键词  深化改革事项

探索“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审批制度改革备受关注,广州今年将探索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清理并公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推进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投资审批效率。在规范政府举债融资制度上,广州将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设立民营银行。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促进要素加速流转。

国资国企改革也是今年推进的重点,广州将实施“清单管理”国资监管模式,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强化资本运作。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推进新增投资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出台实施新的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办法,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健全股权激励等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改革优化社会治理方式,广州将推行“五个一”治理模式:“一卡”,全面推行市民卡,拓宽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一卡式”社会事务服务;“一号”,进一步整合非紧急类政府服务专线,完善“12345”政府服务热线功能,畅通政府服务群众的桥梁;“一格”,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五级联动、三级指挥体制,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一网”,完善网上办事大厅,推进网上大厅、实体大厅“五统一”;“一窗”,实行全市上下所有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提高审批效率。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8%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指标

2015年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8%

第一产业增加值

持平

第二产业增加值

增长7.2%

工业增加值

增长7.5%

第三产业增加值

增长8.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增长10%(可比口径)


指标

2015年预期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10.5%

商品进出口总值

增长10%

商品出口总值

增长10%

城镇登记失业率

控制在3.5%以内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

控制在3%左右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50204/3461.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