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企跻身千亿俱乐部
2014年,广州市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93家,较上年的87家增加6家,增速为7%;主营业务总收入达4.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 .5%。
从规模看,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的企业有8家,占总数的8.6%;500元-1000亿元的企业有15家,占总数的16.1%;100-500亿元的企业有70家,占总数的75.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有8家。按照收入多少,依次为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销售华南分公司、中石化销售广东石油分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排在第一位的南方电网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600亿元。
第三产业占比超六成
总体来看,广州大型骨干企业以先进制造业企业、总部企业、服务业企业为主体,制造业中的汽车制造、化工、电子制造及服务业中的批发零售、金融保险、商贸商务服务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93家百亿“军团”中,第一产业1家,占比为1%;第二产业34家,占比为36.6%;第三产业58家,占比为62.4%。
相对而言,超千亿元企业中有广汽、东风日产两家汽车企业,可见汽车制造业仍然是广州市的支柱产业。第二产业还有以立白、宝洁、安利为代表的化工产业集群。第三产业则形成了以广晟资产经营公司、广新控股集团为代表的商贸商务服务业企业集群等。
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广州超百亿元企业中除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大运营商及下属公司外,还拥有唯品会、晶东商贸两家电子商务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此外,也拥有动景科技(U C)、欢聚时代(YY)等一批具有较大成长潜力的互联网公司。
国企呈压倒性优势
从经济类型看,93家百亿“军团”中,以国有、央企、省属及垄断型企业居多,国有企业呈压倒性优势,共有66家,占总数的71%,而民营企业只有18家,占比为19.4%。此外,港澳台、中外合资和外资独资企业共有9家,占比为9.60%。
在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以上的23家企业中,国有企业为21家,占比为91.3%,非国有企业2家,占比为8.7%。而这两家能跟“巨无霸”抗衡的民企分别是恒大和广东振戎能源有限公司。
恒大因为其房地产和一支曾获亚冠的足球队而广为人知。相比之下,广东振戎能源有限公司则是“隐秘豪企”。在名单上,振戎的排位仅次于广发银行,比保利地产营收还多。不过,大部分广州市民或许用过振戎的煤气罐。近些年,不少广州资本选择加入全球资本配置的大潮中,振戎就是其中之一,去年,振戎就在缅甸啃下一个500万吨的炼油项目,总投资高达29亿美元,是目前缅甸最大,也是唯一的石化炼化项目。此外,振戎新加坡项目(9900万美元)也是广州正在落地的对外投资重大项目。
观察
广州超百亿企业为何比深圳多?
广州被深圳超越了吗?从房价来看,是的。不过,按照百亿“军团”的经济性质来分,2014年,广州央企加省属国企合计50家,占广州超百亿企业数93家的53.76%;相比之下,深圳共有19家,占其55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企业的34.55%。
一份2013年省经信委对广、深两地大型骨干企业的摸查也显示,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中,广州以87家击败深圳的49家。与深圳民营经济较活跃不同,央企、国企仍偏爱广州。
广州市工信委分析,央企及省属企业将总部放在广州,体现了广州作为省会城市,是广东乃至华南政治中心。但其业务开展及收入多分布在全省各市甚至华南地区,在广州主要发挥总部经济效应,对广州本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较为有限。
此外,上述摸查也提出,深圳超百亿“军团”拥有不少民企,包括华为、中兴、平安保险、招商银行、腾讯等一批国际知名的大型行业领先企业。非国有制企业运作机制更加灵活,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能力更强,使深圳经济活力强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