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大枢纽成为高端要素强大吸附器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3日

“十三五”时期,广州的总目标是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走在前列。纲举则目张。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正是广州“十三五”规划的魂。抓住了这个关键点,也就找到了解读广州“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害穴位”。

那么,如何理解“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这样一个目标?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核心概念。在国家城镇体系中,国家中心城市处在“金字塔”的最顶端。当前,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仅有5个,其中有4个为直辖市,广州是其中唯一一个非直辖市。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是直辖市,广州却和北京、上海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直接对标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性大都市。

放眼全球,国际性大都市处在城市网络的中枢,起着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作用。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世界更是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在这个全新的城市网络体系中,处于中枢或者核心结点的城市,是人员、物品、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资源充分流动的空间。无论是伦敦、纽约,还是巴黎、东京,这些城市都是所在国家的金融中心,有的还是洲际甚至是全球金融中心,也是跨国公司和创新力量活跃之处,更是高端人才扎堆所在。以纽约为例,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总部就达数十家,全球高端人才云集。

可以说,广州在“十三五”时期将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作为总目标,正是把握住了这一全球发展规律与趋势。

正因此,广州必须主动从全球城市体系中找标杆,寻找城市能级跃升途径。其中,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正是实现广州“十三五”时期总目标的关键路径。

仔细观察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城市,我们会发现,这些城市都处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位置,无不拥有强大的交通网络体系。空港就不用说了,这些城市都是无可非议的国际航空枢纽城市。不仅如此,纽约曾经是国际航运枢纽,而伦敦、东京等也是国际航运枢纽。

作为国际货物运输最主要运输方式,航运由于承担着铁矿石、粮食、煤炭、蔬菜瓜果等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或关键性作用的大宗商品,素有世界经济晴雨表之称,现代航运业对国际资源的配置可见一斑。伦敦发布的波罗的海航运指数不仅被航运界所重视,更成为国际社会分析全球经济的重要指标。

而依托于国际航空、航运枢纽功能,国际性大都市也往往是国际性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依托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高端资源要素的集聚也就更有基础。伦敦、纽约、东京之所以形成国际性金融中心、吸引众多跨国企业巨头总部,和其国际航空、航运枢纽地位是分不开的。

反观广州,拥有全国三大国际枢纽机场之一的白云国际机场、全球知名的广州港、全国性的高铁枢纽,都为其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当然,与前述全球城市以及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广州仍有不少短板。“十三五”时期,广州除了必须进一步提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水平之外,还必须强化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地位,提高现代金融服务能力,补齐创新短板。

国际性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科技创新方面的集聚和辐射力度。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就是“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之处,就是更加强调创新驱动发展。仅以R&D投入占GDP比重为例,广州目前仅有2.3%,与上海、北京、深圳相比尚有距离。广州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的目标,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好形成呼应。预计到2020年,R&D投入占GDP达到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0家以上。


因此,“十三五”时期,全市上下必须努力将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成高端要素的强大吸附器和辐射源,为广州全球城市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支撑作用。

本文链接:http://gzhea.org.cn/Article/20160203/4342.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